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简报】长治市示范区创建结硕果,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2-05-28 14:42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5-28
  

  

    日前,山西省2011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圆满结束,通过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两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长治市以84.74%夺得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评价第一名,继2009年、201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获全省第一后第三次拔得头筹。同时,长治县、长子县、襄垣县在全省119个县市区公共文化指标排名中分别以98%、91.05%、88.75%的好成绩位居全省前三名。

    2011年,长治市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全面的、长足的发展。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书,把创建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做到了县县有规划,部门有任务;并在全市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公共文化发展资金。市政府还通过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工作动员会、县(区、市)创建工作汇报会、创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以及督导检查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目前,长治市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市抓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农村“文化低保”工程等文化项目;县抓龙头:建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发挥免费开放的龙头作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目前我市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山西省文化强县的数量及文化馆、图书馆达标率均居全省前列;乡抓特色:挖掘乡镇特色文化资源,设计文化主题,发展特色文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有特色文化品牌,并有民间文艺团体和农民自办文化;村抓普及:完善村级文化设施,开展具有长治特色的大院文化、饭场文化、星期天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

    队伍建设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和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长治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尤其重视的问题。目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队伍建设在长治市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长治市在全省率先解决和落实了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问题,为全市132个乡镇配备了396名文化站辅导员(即达到了每个乡镇一级文化站配备3名专职人员的国家标准),为3452个村配备享受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还制定计划并开展了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使全市业余文艺团队达2000多支共40000余人、文化志愿者19669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