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简报】渝中区农民工图书馆开馆运行
发布时间:2012-06-04 15:24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6-04

  重庆市首家农民工图书馆上月投入使用。529日上午10点,渝中区农民工图书馆在南纪门劳务市场开馆运行。新馆面积200多平米,设有阅览座席35个,藏书近3000册,配备6台电脑,具备办证、图书文献借阅等传统服务,还兼具绿色上网、电子阅览、电影放映、技能培训等功能。作为渝中区图书馆的分馆,农民工图书馆与总馆及各分馆、各服务站图书可以“通借通还”,一体化管理。

  新建农民工图书馆是渝中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积极举措。渝中区汇聚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渝中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满足和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当前渝中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渝中区将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作为重点课题,纳入《渝中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文化服务工作。今年年初,渝中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文化、人社、工、青、妇等相关部门服务职能,出台了《渝中区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实施意见(试行)》,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对农民工零门槛免费开放,为农民工送戏剧、送电影257场;开设“农民工夜校”、进城务工人员知识讲座52场,深入农民工聚集地举办慰问演出、百家宴、联欢会等文化活动133次。

  农民工图书馆是渝中区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试点,新馆由南纪门街道办事处提供场地,区文广新局负责装修改造和配置图书文献资源。下一步,渝中区将依托民工图书馆,开展维权、技能培训、素质提升等多项活动,引导和组织农民工学习文化知识、增强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提供服务和帮助,实现“设施一体化建设”、“资源一体化配送”、“对象一体化覆盖”、“服务一体化提升”、“效能一体化考核”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