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简报】影剧院阅览室,长沙文化站立足村民需求
发布时间:2012-08-01 15:39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8-01

“我们原来骑着摩托车到处演出,现在有了金音剧场,我们艺术团每周末在这里演出,节目都是农民朋友爱看的,剧场座无虚席。江背人有了和城里一样的看高档次演出的场所。”湖南金音演艺集团公司董事长骆洪浪告诉记者,金音剧场是湖南首家乡镇演艺中心。金音剧场就建在长沙县江背镇综合文化站。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长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崭新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各具特色,满足了村民的文化口味,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站的功能。长沙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可以说是一站一世界,这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一枝独秀。

特色文化站很合村民口味

如果说江背镇综合文化站打出了剧场牌,那么开慧乡综合文化站则打出了湘绣牌。开慧乡综合文化站的湘绣展示活动室是村里的女人们爱光顾的地方,谁秀了好作品,谁的作品被卖出好价钱都是村里女人们议论的话题。开慧乡是湘绣之乡,村里的大姑子、小姨子在湘绣文化的熏陶下从小都喜爱绣花,如今乡镇综合文化站成了大伙儿最喜欢聚会的地方,大家在老师的教导下互相学习,相互切磋技艺,作品也能卖个好价钱。

在金井镇综合文化站,人们最喜欢的是这里的电影院。宽大的银幕、明亮的大厅、舒适的座位,金井镇建成全省首个乡村数字电影院,成了村民休闲娱乐最喜爱的新去处。忙完了田间的耕作,脱甲村数十名村民就急急忙忙地坐进了电影院。

在安沙镇综合文化站广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舞台两旁的对联“春夏秋冬四季传承社会真善仁和美,喜怒哀乐一生演绎人间酸甜苦辣咸”;在双江镇综合文化站,滚灯车、锣鼓亭子等非遗项目引入文化站……在长沙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各个地方浓浓的文化内涵。

麻雀虽小功能齐全

特色是建立在齐全的功能之上的。村民们喜欢用“麻雀虽小功能齐全”来形容长沙的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以长沙县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例。长沙县已经有17个综合文化站建好并投入使用,到今年底,将实现综合文化站的全覆盖。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设置了功能齐全的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培训室、电子信息网络室、办公室等,这些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健身广场均全天免费开放。在安沙、青山铺镇,免费美术培训最受农家孩子喜爱;在白沙乡锡福村,舞林大会夜夜上演,在星沙街道每个周末文艺表演轮番上演……这都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长沙县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还启动文化集市,将文艺节目送到农民家门口,在乡村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农民运动会、农民乐队比赛、象棋比赛、老年人才艺大赛等在乡村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村(居)民走出家门主动地投身到文化活动之中,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获取精神的愉悦。

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长沙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以务求实效为目标,以六大文化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群众文艺千团百佳工程、“好戏天天演,欢乐满星城”演艺惠民工程等,并着力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想方设法让人们享受文化成果。

长沙县从2009年起,分3年时间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按新标准、新要求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县文广新局还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送图书、音响、电脑、文体器材等用品,并拨付建设经费。同时,长沙县政府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投”的方式,给每个投入使用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补贴建设资金100万元,全县已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县财政每年为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拨付常年运行经费5万元、免费开放项目经费2.5万元,加上中央下拨的免费开放项目经费2.5万元,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共计10万元,确保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

现在,在许多村民眼里,乡镇综合文化站就是一座获取知识的宝库,长沙市副市长夏建平表示,长沙市有责任建好这一座座宝库、经营好这座宝库!(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