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简报】东莞各镇(街)多措并举建设文化管理员队伍
发布时间:2012-08-02 14:50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8-02

 

2012年,东莞市各镇(街)实行在558个村(社区)设立一名专职文化管理员招聘工作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采取创新举措,努力提升人员招聘和管理水平。

一、着力抓好人员招聘

大朗、桥头、望牛墩等镇邀请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命题。大朗镇则严格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流程,组织应聘者进行笔试和面试,按成绩高低进行录取塘厦镇采用社区推荐和公开征集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招聘,面试还专门开设才艺表演加分环节。考试总分及排名及时反馈给各社区,由各社区择优录取并向社会进行公示。石排、东坑等镇在各村现有大学生村官中进行转聘,保证了村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据统计,东坑镇的文化管理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就占有56%,人员文化程度较高。

二、着力抓好资金配套

全市大部分镇(街)对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的资金安排按照市镇村三级1:1:1的比例共同分担。为减轻村一级的经济负担,谢岗、中堂、麻涌等镇镇财政为每名文化管理员每年配套资金2万元,村一级不用配套资金。虎门镇组织人事办与27名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签订聘用合同由镇财政全额配套资金,给予其镇办合同工待遇。塘厦镇在镇、社区统筹配套资金的基础上,由各社区参考其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的实际情况,自行调节文化管理员的工资待遇,充分发挥社区的自主性。

三、着力抓好制度建设

莞城、万江、桥头、虎门、望牛墩、东城、谢岗、大朗等镇(街)在开展人员招聘的同时,起草了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文化管理员的工作内容、考核和奖惩、工资待遇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接下来,各镇(街)还将根据要求,组织文化管理员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学习村(社区)公共图书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广场、舞台的管理和设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