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上海市在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经验交流会上的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12-09-28 09:28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09-28

  上海市文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积极适应文化发展主客观环境、背景、条件的深刻变化及人民群众的多元、多变、多样文化需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基础工程、文化民生幸福、文化权益保障与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聚焦重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创新统筹协调平台,拓展内容供给渠道,加强需求培育引领,在努力推动建设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文化总体格局中创新建立了便捷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十有”模式,有效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与均衡性,推动全市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以广覆盖向广覆盖、高效能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从传统模式向专业化、数字化的转变;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从单一渠道向大循环、全社会的转变。 

  一、文化活动有载体。着力改变公共文化服务重形式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坚持硬件软件同步设计,功能配置和资源供给一体考量,市区与郊区统筹布局,设施运营与加强管理协调推进。建成了硬件一流、环境一流、功能一流、保障一流、全国领先的覆盖城乡、资源共享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布局。全市共有博物馆114家,美术馆32家,公共图书馆237个,文化馆245个(其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3家),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工人文化宫19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等36所,容纳200至1500人以上活动的公共文化活动广场百余个。并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推动建成和使用中华大艺术宫、上海历史博物馆等14项标志性重大文化硬件设施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原创扶持工程等7项文化软件工程;并创新建立了重大文化设施统一协调推动平台,确保了各项重大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全方位地为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实施提供设施支撑,努力将上海建成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之地。 

  二、文化供给有平台。围绕公益性、公共性、普惠性、便捷性、均衡性、民生性要求,多方位、多路径、多形式、多层面的积极开展符合都市人需求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供给内容单一、供应渠道偏窄、供应总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依托以东方宣教中心、东方大讲坛、东方社区学校服务指导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东方社区文艺指导中心为主体的“五个东方系列”文化服务配送系统,采用资源整合、百姓点菜、政府买单、区县联动、按需配送的方式,为基层、社区、农村提供节目、讲座、教育培训、数字电影、文艺指导员等服务,年受益近6000万人次。建立社区影视厅,实施低票价举措,加强各类人群重点是农民工的文化内容供给,围绕“农民工欢乐节”,组织了10项系列展示、交流、体验、下工地和进企业演出以及培训,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了“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已有10万多名农民工参加了上网培训和网上读书活动。同时,不断创新政府社会联动、事业企业并举、国企民营参与的文化内容供给平台,推动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305家,实现了对所有街道、乡镇的全覆盖,服务人次超过1400万。 

  三、文化品种有选择。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学历、不同性格主体的兴趣、爱好和诉求,积极开发和建立高端、中端、低端互补,荧屏文化、舞台文化、广场文化互动的多品种文化样式。以引导各类媒体自觉纠正节目内容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和过度娱乐化为重点,加大净化荧屏力度,深化制播分离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看性的荧幕节目。以推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为着力点,以引领原创和品牌提升为重点,推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包容发展,开展重大原创剧(节)目的深度与精品创作,不断丰富都市文艺舞台。运用政策及价格调控杠杆,引领一些市级高端文化场所降低票价门槛,让人民群众享受一流文化大餐。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为重点,建成同城三级图书馆覆盖网络,通借通还书刊入藏量已达720.32万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读书需求。以全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免费开放为抓手,建立长效文化为民服务机制,并首推全市博物馆等系列服务导览图,极大方便了百姓的文化品种选择。 

  四、文化需求有保障。把百姓的文化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百姓的文化期盼作为第一要务,把百姓的文化权益作为第一保障,积极构建供需对接、路径对接、便捷均衡的百姓文化需求保障体系。适应百姓的求知需求,从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丰富功能、改善环境入手,加强红色文化基地要素、内涵与价值的发掘与利用,丰富传统文化积淀。加强市、区、街镇特别是基层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居民点、楼宇内文化需求资源建设,创新具有普适性、便捷性、多点性的读书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读书引导,并通过点读、互读、深读、联读,引导百姓将读书与实践城市精神有机结合、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围绕百姓的求趣需求,在发展京昆、交响、芭蕾等高雅文化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发展各类通俗文化、广场文化、园区文化、景观文化、视觉文化、街区文化、小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让百姓在充分享受文化体验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针对百姓的求乐需求,因环境、条件、设施制宜地加强娱乐休闲功能配备引导,开展灵活多样适应百姓口味的娱乐休闲方式设计,适时、适需地组织开展多层面的符合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文化联谊与娱乐活动,在节庆、假日分层分类分区域地广泛开展适合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百姓在参与文化活动中享受了文化快乐,在享受文化快乐中促进了社会和谐。 

  五、文化经费有投入。适应文化快速发展繁荣的新形势新趋势,探索确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的要求。推进制定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制度与办法,积极安排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各项资金,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设、基本运营和内容供给。改进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方式,注重投入与产出效益,实施必要的审计核查和效益评估。加强与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紧密合作,为上海文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重点构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其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经费分别由三级共同承担,村级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建设经费分别由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农村电影放映中的影片租金补贴由市财政承担、场次补贴由区县财政承担等。有力的文化投入、为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和使用,为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总量不足矛盾的解决创设了条件。 

  六、文化建设有队伍。按照存量优化、增量优选的原则,大力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资质认证办法,构建专业人员、文化社工和文化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重点抓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职工队伍建设,核定专职管理人员编制额度及绩效标准。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制度和办法,形成一支有良好素养、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服务队伍。制定《上海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认证标准和吸纳引进办法》,建立公共文化人才资源库,建立各类文艺创作室和活动策划组织管理工作室,重点选拔和培养多名公共文化组织、活动策划、网络服务等优秀人才。健全并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吸引艺术院校毕业生及各类文化专业人才下社区进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引领及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形成了极大的人才引领效应与集聚效应,保证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七、文化成果有评估。围绕公共文化成果的共建、共享,以政府主导、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方式,规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与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创新建立了对文化主管部门、文化服务机构及重大文化活动项目绩效评估标准体系和委托第三方评估办法,开展了上海文化先进单位、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先进社区评选,实施了图书馆、文化馆等级评定。通过科学的、有序的、公开的考核评估,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自觉为民、情系于民、服务于民和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几年来,先后有10个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区,17个街镇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社区,12个地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众文化共获国家级奖771项,有20个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特色活动项目(区域)”,41个群文团队被授予“上海市非职业优秀文艺团队”称号。 

  八、文化展示有品牌。着力培育和打造品牌活动、品牌团队和品牌作品,推动提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东方大讲坛、上图系列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及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等主打品牌品质内涵,扩大上海世博会城市文化广场和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馆的衍生放大效应,深化各具特色的一街(镇)一优品、一区县一精品、一行业一名品的文化创建活动,推动百个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百支非职业优秀文艺团队、百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着力体现海派文化个性,提升市民审美情趣与人文修养,努力使上海的群众文艺创作水平和表演能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依托城市文化广场,全方位打造市民大舞台,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职工文化周、残疾人艺术周、家庭文化节、社区文艺巡演、校园艺术节、新上海人风采大赛、市民艺术大展等,因地制宜地利用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引导开展社区合唱、社区健身舞等百姓自主参与的文化活动。重点推出一批适合青少年群体的文化项目,举办申城青年才艺大赛、海峡两岸青年视觉艺术创意赛等活动,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九、文化融合有支撑。着眼于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着眼于公共文化服务与当代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三网融合”技术,建设公共文化数字传播系统。利用有线电视传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电子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馆建设,提供高端公共文化需求服务。引入适宜推广的科技文化活动产品、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的科技文化活动阵地与项目,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推进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手持移动阅读器等现代化阅读方式,提升知识导航系统和远程教育系统应用水平,形成实体服务、网络服务、自助服务、移动服务互补的文化知识服务系统,让市民充分享受精彩的数字文化服务。同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开发公共文化信息导览系统、实施公共文化在线咨询服务,设立市民公共文化信箱,定期制发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手册,推动公共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各大交通枢纽站点,让市民实时、多维度获取公共文化信息。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跨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交流与合作的大思路、大平台、大格局,不断提升上海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送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集聚中心、公共文化成果体验中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十、文化管理有抓手。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管脚下向管天下的转变,由管系统向管社会的转变,由单一管理手段向综合运用行政、科技、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由自上而下命令型、服从性向扁平化、人性化管理的转变。在市委重视和领导下,上海建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统筹,市发改委、市农委、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文广局等共同参与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规划全力推进工作格局。探索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体制,对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实行了委托管理。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若干规定》的制订,明确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性质定位、责任主体及管理制度。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了《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展《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上海市公共文化馆管理办法》相关立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保障上海市民基本文化权益、公共财政对公益性票价进行补贴等政策制度。建立市民决策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市民满意度测评,实施文化项目设立听证制和公共文化需求反馈制,使市民的文化民生与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