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拧紧每一道螺丝——文化部、财政部“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设计研究课题评审”侧记
发布时间:2013-05-21 09:59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3-05-21

    5月13日,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财政部“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设计研究课题评审”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坐在答辩席上的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代表,他们提供的示范区设计研究课题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研究》和《文化志愿者研究》。台下坐着由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包含各界各方面的15名“评审官”。 
    按照事先15分钟的规定,鄞州区的代表简明扼要介绍了他们的设计研究课题以及实践探索。 
    2009年3月,鄞州区开始实施“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由政府购买服务将各类文艺节目送到百姓身边,至今已输送各类文艺节目3483场,惠及群众380余万人。为了让“天天演”采购的节目更丰富、更优质,该区今年又进一步完善了节目采购模式,坚持专业导向,专家参与采购决策,使节目从供给的源头就能紧贴群众需求。 
    “以往采购小组的成员主要由政府部门和运作公司的人员组成,虽能确保节目采购的公平,但难免缺乏专业视角。而改革后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来自逸夫剧院、海曙和美文化公司等第三方专业人士参与采购决策。这种模式更注重专业意见,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作出采购决策。目前‘天天演’向基层配送率达9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突破重点环节相结合,与惠民便民相结合,以制度创新为先导,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提升。”鄞州文化局代表概括道。 
    “答辩”随即开始。 
    “请问你们怎样对社会力量进行考评?” 
    “对社会力量的考评我们分为三个方面:文化设施的设置、文化设施的运用率、文化设施使用的监管。” 
    “你们采用了政府采购,那么原有的文化设施,比如文化馆怎样发挥固有的作用?” 
    “对于原来的文化设施,我们统一整合‘打包’,比如相关培训等不带有盈利性质的事项,仍然由文化馆等部门承担,使其按照原有职能继续发挥作用。而社会招标时,一些企业搞院线、剧团线等等,文化馆则以服务等形式参与竞争。” 
    面对“评审官”的询问,项目区代表的回答一点没有含糊。 
    问答完毕,项目示范区代表退场,专家进行打分。同时,下一个示范区的代表已经坐到答辩席上,等待又一轮评审。 
    绩效考评、项目设计是否具有可“复制”性等,是大多示范区都注重探索的问题。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徐汇区,因其经济实力、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决定了其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设施、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大都市中心城区在服务对象结构多元、设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徐汇区的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是《以绩效评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同类角度作为研究切入点的还有山东青岛市等示范区。而专家的评判大多集中在考评制度与以往的区别、考评的成本等问题。 
    据悉,文化部、财政部于2011年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其基本要求是: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31个城市成为首批创建示范区,承担着积累经验、探索路径的任务。 
    “这次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边创建边开展政策理论研究,这是创建示范区最为突出的特色,因此被列为示范区验收的前置条件之首。”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张永新强调,“我们要求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一个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质量过硬,经得起社会各界的检验。二是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践和制度设计相结合。制度设计研究不同于纯理论研究,因此,研究的方法一定要坚持实践牵引、实践导向。三是严格以评审规则为遵循,参考评审标准,坚持公平公正、质量第一。”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最终能否达标,须过“五关”,而设计研究课题评审只是第一关。其他四关还包括由第三方独立完成的社会满意度测评、创建过程管理、实地检查和集中评议。(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