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志今同志在讲话中,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志今同志指出,要从五个方面深刻认识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义。对于个人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民族而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独特个性的象征,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对于社会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对于国家而言,中华文化是国家兴盛的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全人类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志今同志强调,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要坚持辩证的思维,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三要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志今同志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融合发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文化部门必须把保护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战略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务,坚持保护和弘扬两手抓,切实履行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设。一是注重顶层设计,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制定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和阐发,讲清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结合时代要求加以阐发,注入新的内涵;三是切实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确保文物安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四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配合相关部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五是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六是做好对外文化交流,思考如何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深化思想领域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走出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传播。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的富集区。本次高级研讨班充分依托山东省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安排教学计划,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研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举措。安排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等专题讲座,赴济南图书馆、济南美术馆、济南群艺馆、省会大剧院、府学文庙、曲阜尼山书院、孔子研究院、泗水乡村儒学开展现场教学,在曲阜儒学廉政教育基地、孔子文化礼仪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等课程。考虑到参训学员都是各省(区、市)文化厅局长,在交流研讨中特意安排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等专家学者以及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村民代表参加座谈,对交流各地经验、结合基层需求、创新开拓思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受到了学员的欢迎。
学员们普遍感觉本次培训是一次“寻根问道”之旅,寻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问的是如何继承弘扬的工作之道。通过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政策的理解认识,还交流了各地的先进做法和优秀经验,对于开拓视野、启发思维、提升能力、增强本领起到了积极作用。学员们纷纷表示,要把本次培训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工作中去,进一步思考推动保护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文化部举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培训暨研讨班 |
下一篇: 人事司举办文化部第九期全国文化系统青年公务员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