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发展司
产业发展司
文化大英:打造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发布时间:2014-10-28 08:23 来源: 编辑:产业发展司
信息来源: 2014-10-28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文化建设的最佳组合和最佳状态,莫过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如今,在四川省大英县,这组“最佳拍档”磨合得恰如其分。

  2011年11月12日,紧邻沪蓉高速大英进出口,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四川省首个区县专业化文化产业园区——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正式宣布成立。截止到目前,该园区依托蓬莱镇永乐湖和郪江两岸独特地貌资源已经成功引进旅游开发项目20个,总开发资金超过200亿元,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和“遂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事业产业双轮驱动,大英文化即将翻开一个 “富民强县”的崭新篇章。

  延伸:差异化发展文旅产业链

  说起大英文化旅游产业,不得不提及家喻户晓的“中国死海”。2003年,“中国死海”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四川省旅游景区类型的一个空白,更丰富了国内旅游业态。景区从开业初就以其特有的互动式体验特征引起了众多旅游者的青睐。2004年,景区正式营业,当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创造了单天内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7天共接待游客8.4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成绩,此后数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死海”的门票收入在全省重点景区中都居于首位,超过了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风景区。

  继“中国死海”的辉煌之后,大英县的文化产业布局有何调整?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熊成武表示,大英县虽然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且丰富,但旅游开发仅仅以“中国死海”为龙头,存在旅游条件单一、承载能力不强、游人吸引能力不够高等问题,许多从成都、重庆、西安、绵阳、德阳、资阳等周边城市特地开车过来游玩的游人,有种“意犹未尽”的遗憾。

  扩大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挖掘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让更多的游人到了大英有更多、更好、更新鲜、更刺激的参与互动旅游项目可供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使游客身心愉悦,这,是启动建设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此外,为了避免设计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粗制滥造和经营中的恶性情况,大英县委、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还专门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等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开发、设计团队担任专家顾问,对项目逐一“把脉”,严格把关、防控入园项目的无差异化问题,保证了所有入园项目的“生命力”。

  富民:整合资源,设施建设先行

  依托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家致富的村民很多。

  52岁的马秀芝是大英县蓬莱镇水井村村民,作为产业园区建设安置的4000户居民之一,她对这几年的变化有着许多感慨,其中交通的改善对于马秀芝来讲是最直接的:“以前进县城需要沿江走上10多公里路,现在园区内大桥通了,只需要1公里。”她告诉记者,安置小区在修建之前便征求了村民的意见,目前一家人对居住环境十分满意。“小区还在大学旁边,我准备以后和家人一起做点小生意。”

  据介绍,早在3年前,新一届大英县委、县政府便结合中央、省市的有关精神,制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文化产业大园区的发展思路,将位于县城西北,紧邻成南高速公路的大英出口,面积近10平方公里,分布于蓬莱镇水井、火井、瓦草等几个村的永乐湖水库郪江两岸,规划为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并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先行、环境先行、配套先行、民生先行”和“整合资源、启动新城、带动旅游、形成产业”的理念,定位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城市发展拓展区、康体旅游目的地和创新人才孵化地”。

  按照规划,文化产业园区七大功能区内将分布着旅游休闲区、教育集中区、文化创意区、影视娱乐区、国际会议区、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企业家会所。游人不仅可在此享受“慢”生活、“慢”节奏的休闲度假,还可到教育园区内感受中西结合的不同风格。此外,国家级“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音乐家协会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美术协会艺术人才培训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艺术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将文化注入产业园区的载体,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

  强县:特色文化项目打造新概念旅游

  “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需要。”四川省大英县县委书记谢代银说。

  从大英县文化产业园区鸟瞰图上可以看到,中华梦幻谷、浪漫地中海、光华学院等文化产业新城拔地而起;梦幻世界、创意新村、企业会所、职训中心、文体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富民强县的规划成为一幅看得见的风景。据介绍,大英文化产业园区由于立足文体立园、旅游建景区、新经济业态引领,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开展大型对外招商活动,得到了投资者、开发商和业主的青睐,目前1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已经正式签订入园项目20个,涵盖教育、文旅、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会展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雏形。随着项目的完成,大英县将以每年接待旅游人数800万人次进入西南旅游强县的行列。

  据介绍,到2016年,随着20个项目的陆续建成和相续对外开放,大英县将形成景区、餐饮、酒店、游览、观光、康疗、休闲、文卫为一体的假日经济产业链条,并且开发出四季旅游观光、万国博览园等“新概念旅游”,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大县和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