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事件:
10月18日,国内首家以众筹方式建起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创亿谷落户北京798艺术区。据了解,该孵化器公司主要为文创小微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专业工商财税服务、行业专家指导等资源,创业团队则以股权作为回报。其众筹手段与运营模式引起业界关注。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但大多文创企业都是轻资产,并具有增速慢、效益难评估的特性,很多想涉足该领域的投资者也暂处于观望状态;而另一方面,众多小微文创企业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多处于艰难、困顿期,鲜有专业机构为其做资源梳理与发展规划。而诸如创亿谷一类的孵化器应运而生,其意义何在?投资人、孵化器平台、创业者三方互动又会为文创产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各方观点
孵化平台:李丽(创亿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筹资源、筹人脉,双向甄选合作伙伴
对于股东的选择,我们初尝“众筹”,却收获颇丰。我和其他几个发起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消息,通过大家的互相转发告知,志趣相投的股东们就接踵而至。我们在股东的甄选上格外谨慎,最看重的是其手中的资源。传统意义上的众筹主要在于筹资金,但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筹资源、筹人脉。经过我们严格筛选,最终入选一期项目的股东有36家,其中包括企业家、媒体人、专业机构及团体,涉及多个行业。我们的考虑是,要想成功孵化出“金蛋”,除了创业团队研发好项目外,要在产品的前期定位、品牌塑造、市场营销、媒体公关等多个环节为其提供资源支持,所以我们不仅注重股东们是否资金雄厚、身家过硬,更注重组建的“股东团”其结构配比是否合理,这些考虑为的就是组建一个集合各方资源优势的跨领域投资团队。
而对创业者的招募也在有序进行中,目前已有6家创业团队、小微企业入驻创亿谷,并发现了一些好项目,等待更多测评、考验。今后,我们会定期召开股东例会、创业者项目路演,当发现可塑的好项目,我们会聚集力量全方位考量、打造。
投资方代表:李秋旺(广东天天财富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孵化器的作用在于对资源进行整合
在我们投资人看来,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不止有经济价值,同样更有社会价值。先知先觉后,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好项目,另外也希望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一些初创的文创企业,帮助年轻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扎实起步。做投资,一定是要集中大量的优势资源来做。例如,通过诸如创亿谷一类的孵化器筛选出来的项目,只要项目足够好,我们也会进行“天使投资”。换句话说,我们也是通过这类专业平台去寻找、选择优质项目。
同时,孵化器的作用在于对资源进行整合,未来的孵化器发展也能够跟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很好地对接,通过一些项目的众筹、线上融资,都能够帮助这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成熟。孵化器的专业性在业界还是比较认可的。每个股东各司其职,分担一部分责任,解决一部分难题。比如有些股东可以贡献项目,有些则可以在战略上帮助企业成长,而另一些可以在项目的审定、风险控制、融资、税务、法律等方面解决问题。
创业方代表:邹连双(上海衍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想再当“小作坊”,想“细水长流”
我们是一个由8人组成的小型手机游戏制作公司,随着业务拓展的需要,公司规模未来也有计划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公司到了一个相对关键的时期,这一步是否能走好,对将来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最终我们选择了落在孵化器平台,也是综合考量各方因素而决定的。对于游戏产品,我们不想只停留于研发一个游戏。一个成功的动漫产品一定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所以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孵化器找到合作伙伴。
入驻创亿谷后,我们发现大多都是青年创业者,在这里可以找到可以合作的小伙伴,也有利于产品研发的孵化氛围。例如,做原创音乐、工艺品设计的团队,都是我们急需的,他们的技艺、产品都可以融入、运用到我们的产品开发中。毕竟,我们已不再是那种追求短期利润的游戏“小作坊”,现在要打的是“细水长流”牌。
专家:焦新望(《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孵化器避免好的创意“胎死腹中”
孵化器在国外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是由产业园区的概念引申而来。
对于文创产业来说,孵化器再合适不过。文创行业工作模式依靠人脑、电脑,大多不需要占很大办公空间,把相关的人聚集起来便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咖啡馆一样的创意集群氛围。这里人力资源、技术、创意密集,而创业者往往都专攻于一个领域的研发,但对像风险控制、融资、营销、公关、法律等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却不太懂,所以需要有人或机构去帮助他们处理好这些部分,这便是孵化器得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就如同培育创意的温床,又好似接生婆,帮创业者保胎、接生,避免好的创意“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