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发展司
产业发展司
在鹭岛,掀起一场动漫热浪
发布时间:2015-08-31 14:55 来源: 编辑:产业发展司
信息来源: 2015-08-31

  来源于:中国文化报    蔡 萌

  

  看漫画展、动画大片,听虚拟偶像演唱会,玩动漫游戏,与国内外动漫大咖、声优互动交流……8月24日,为期4天的第八届厦门国际动漫节落下帷幕。除了给厦门会展中心带来10万人次的人流量,展示、大赛、论坛、招商等多元化的专业活动也为海西动漫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座“金桥”。

  

  IP授权、衍生品开发成为焦点

  

  品牌建设、IP(知识产权)授权是本届动漫节备受关注的一大焦点。8月20日开幕当天,福州天之谷、大拇哥、紫荆动漫、时代华亿等动漫企业与合作公司达成签约项目。

  在厦门本土动漫企业大拇哥动漫展区,“小瑞与大魔王”系列滑板车和溜冰鞋、大拇哥家族动漫时尚童装、“王小熊猫”彩绘T恤等授权新品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据大拇哥动漫授权总监龙腾介绍,大拇哥动漫旗下IP既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小瑞与大魔王》,也有面向青年白领的《土豆侠》、《聚精会神榜》,此次动漫节上与漫画家王小洋的原创漫画《王小熊猫》进行了签约,双方就该作品的商业授权进行战略合作。在“动漫+”主题沙龙上,大拇哥动漫“动漫+实体”的产业经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纷纷就大拇哥动漫品牌授权、时尚体验馆加盟、动漫集合店入驻等话题进行咨询互动。“深挖动漫产业价值,把动漫营销渗透到全渠道,是大拇哥的发展重点。”龙腾说。

  “与动漫品牌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联动效应。”凤翔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康对记者说,通过IP授权,凤翔钟表与大拇哥动漫合作开发了“小瑞与大魔王”系列卡通钟,在去年的深圳国际钟表展上,该系列产品首次亮相就受到采购商和消费者的欢迎。“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IP授权,虽然需要开发一套全新的生产线,但市场反馈证明了这种跨界合作的力量。”张国康表示。

  授权衍生品也是翔通动漫在此次动漫节呈上的一道“大菜”:90平方米的展区内,仅绿豆蛙和酷巴熊的衍生品就多达千种,除了常见的玩偶、抱枕,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据翔通动漫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旗下原创动漫IP今年已突破1000个,是目前国内拥有原创IP数量最多的动漫企业之一。除了老牌的绿豆蛙、酷巴熊外,翔通今年还带来了最近流行的网络动漫形象,如萌萌熊、“神吐槽帝”爱心家族等。“在本届动漫节上,我们尝试通过征集大赛的方式助力中国原创动漫,奖金达800万元;同时,围绕新媒体动漫拓展业务,包括动画、漫画等传统动漫产品,表情、皮肤等轻动漫产品,教育平台、APP等动漫教育类产品,以及网页游戏、手游平台等游戏类产品。”翔通动漫相关负责人表示。

  

  着眼全产业链、突出产业服务

  

  着眼全产业链拓展、突出产业服务,也是本届动漫节的重要特色。据动漫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保参展商辐射面广、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前提下,本届动漫节整合资源、打通渠道、推进跨界融合,力争做实交易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本届动漫节增设了创投专区,方便创业者与投资人互动交流;动漫游戏产业对接会也新增人才对接、出版交流、精品路演等专题活动。”动漫节主办方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柯继安表示,希望为动漫游戏企业搭建平台,促进企业对接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动漫游戏企业对接行业资源及资本,助推海西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本届动漫节首次举办了动漫游戏项目路演,并围绕“互联网+”主题,举办企业项目合作对接会,给投资者与项目搭建桥梁,推动互联网与动漫行业深度融合。

  如此热力四射的动漫盛会自然引起隔海相望的台湾企业的关注和参与,不少台湾企业带来的“看家本领”吸引了观众和大陆企业的眼球:用仪器扫描参展者,一会便可3D打印出酷似其相貌的小玩偶;手机下载软件后,通过AR技术扫描餐馆菜单上的一道菜,手机上就能出现其生产源头和“履历”……

  据四维科技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庄树强介绍,其带来的3D扫描技术可运用到动漫领域,将扫描出来的用户头像和获得授权的动漫形象结合,即可打出独特的小玩偶,多家大陆企业对这一技术表达出了合作意向。“这次参展的台湾企业都收获颇丰,有的参展企业甚至和20多家大陆企业进行了沟通互动。”组织多家台湾企业参展的中华资讯软体协会专案组长游竹麒表示,未来,协会还会积极推动台湾企业参加大陆类似展会,台湾从行业协会到企业对大陆市场都充满期待,希望能够借助这次动漫节进入大陆市场,携手大陆企业深耕动漫产业。

  

  “大圣”心得:打破动漫低龄成见

  

  7月以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刷屏推荐”的待遇,成为现象级的国产动漫佳作。对本届动漫节而言,“大圣”当然不应缺席——《大圣归来》原画展让漫迷零距离观赏这部电影的创作细节,而《大圣归来》执行制片人金大勇则做客动画讲坛,分享创作心得。

  “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最初,其实看不到希望。要对投资方负责,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制作,但是动画电影不应该被时间局限,它是实实在在需要花时间的。”金大勇坦言,2012年,《大圣归来》制作团队遭遇困境,险些成为“烂尾”作品。

  在他看来,《大圣归来》的突出特点是“打破动漫低龄成见”,破冰成人动漫市场,片中英雄孙大圣的成长与复归,让儿童理解并接受的同时也能引起成年观众共鸣。“我们的目标就是‘全年龄’,让大人小孩都可以看。”此外,金大勇还强调了认真做剧本、做镜头的重要性,“导演及其他工作人员对内容的要求比较高,每个镜头都经过五次以上的修改,比如片中的‘大闹天宫’一幕,仅两分钟,可是我们做了一年多。”

  金大勇告诉记者,当初剧本大概磨了6年,制作则花了4年多,让他感到骄傲的是,他们成功地让孙大圣贴上了中国的标签。“我们要求动画师创作角色要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角色表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这样,让观众在看的时候,虽然说不清好在什么地方,但是感觉很妥帖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