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兰州市安宁区露天舞台慰问演出
陕西省高陵县慰问演出
地震灾区宝鸡市陈仓区慰问演出
西北师范大学领导向国家京剧院赠送锦旗
2009年12月26日至2010年1月5日,受中宣部、文化部的委派,国家京剧院赴甘肃、陕西“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团一行35人,在院长吴江的带领下,冒着严寒,在甘肃、陕西境内进行了以“进校园、去营房、到社区”为主题的13场慰问演出和3场京剧知识讲座,向基层群众送去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观众人数近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基层群众和官兵的热烈欢迎。《中国文化报》、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军事报道》栏目、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媒体对演出团的演出活动进行了报道。
此次“文化下乡”活动,正值2010年元旦之际,国家京剧院慰问演出团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把精美的国粹艺术奉献给了西北地区的基层群众、校园师生和部队官兵,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艺术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为元旦佳节的西北大地增添了喜庆气氛。回顾这次慰问演出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精心组织、高度重视,确保高品质的演出质量。
本次“文化下乡”慰问演出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剧院领导高度重视,吴江院长亲自带队,派出善于打硬仗的国家京剧院二团完成此次演出任务。为确保演出质量,在演员阵容上,剧院经过考虑,选派了黄炳强、魏积军、王润菁、毕杨、马翔飞、徐孟珂等国家一级演员,谢光荣、李斌等一级演奏员,以及众多优秀中青年演员组成的演出团队。根据观众的需求,剧院领导适时调整演出方案,最终确定了以红色经典唱段和经典传统名段相结合的节目阵容。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剧院派出业务部刘彤和白云飞两位同志,提前到甘肃和陕西两地进行演出前站的协调和联络工作。甘肃省文化厅和陕西省文化厅的领导也对演出团的慰问活动给与高度重视,安排专人随团落实演出场地等。这一切保证了演出的极大成功。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以及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的领导观看了在甘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慰问专场演出,并对演出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二、连续作战、真情演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09年12月27日中午,演出团刚刚乘车到达兰州,用过午餐,经过短暂的休息,便到达兰州市西郊的十里店街道园艺村,开始进行首场慰问演出活动。当演出团到达演出地点时,热情的村民燃起了鞭炮,欢迎艺术家的到来。由于正赶上全国大范围的降温,兰州的天气非常寒冷,为了不让演职员着凉,园艺村的乡亲们在演出的“土台子”上生起了煤炉,给演员们取暖。乡亲们的热情和细心感动了演出团的每一个人。大家也都铆足了劲,不顾天气的寒冷,纷纷换上演出服,迎着寒风演唱。整整90分钟的时间,台上演员激情四射,台下观众热情洋溢。《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戏唱段和《四郎探母》《赵氏孤儿》等传统名段响彻在整个街道。已经退休的李大爷禁不住随着低声吟唱,并竖起大拇指说:“不愧是国家级剧团、国家级演员,在自家门口能看到他们的演出,实在是机会难得,大饱耳福。”首场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看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乡亲们,全体演职人员也忘记了寒冷和连夜奔驰的疲惫。演出结束后,大家乘车返回驻地,简单吃了点便餐,又乘车前往金城大剧院,准备开始此次慰问的第二场演出----走进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专场演出。晚上8点整,随着《军民鱼水情》音乐的响起,演出正式开始,剧场内座无虚席,来自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大师生对每一个唱段都给与了热烈的掌声。黄炳强、魏积军、王润菁等在演唱完预定唱段后,热情的师生掌声不断,为表达对观众的感谢,他们又重新走向舞台,分别加唱了自己的拿手唱段,原本90分钟的节目不得不延迟到近两个小时。演出结束后,观看演出的师生持续欢呼,迟迟不肯离场。最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向剧院再次发出了邀请,希望演出团能够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再演出一场,并希望请吴江院长给学院的师生作京剧知识讲座。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演出团临时决定,答应职业技术学院的请求,在原本已经比较紧张的日程中,再加演一场。
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31日,演出团先后赴兰州市西固区柳泉乡、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武警总队进行了4场慰问演出。为了与青年学子进行交流,传播京剧艺术,吴江院长不顾自己身体不适,分别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进行了2场京剧知识讲座,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为了促进兄弟院团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12月28日晚,应甘肃省文联的请求,演出团参加了“甘肃省文联戏曲晚会”的演出,与甘肃省的京剧、陇剧、秦腔等院团共同为兰州群众奉献了一道新年戏曲大餐。
2010年1月1日,正值新年,演出团在兰州稍作调整,于当晚乘车前往西安,开始进行在陕西的“文化下乡”慰问演出。
1月2日清晨7点,演出团抵达西安,在驻地吃过早点,11点便出发至高陵县,开始在陕西的首场慰问演出活动。高陵县的群众为表达对演出团的欢迎,在剧场门口舞起了陕西的秧歌。演出的剧场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剧场内的温度比室外还低,但演出团的全体演职员为了奉献出最好的演出,不顾舟车劳顿和天气寒冷,一到剧场就认真做好演出准备工作。下午2点,演出正式开始,此时剧场内已经聚集了近千名观众,虽然寒冷,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整个剧场热烈的氛围,演出反映强烈。1月3日,演出团又先后到甘肃省军区教导大队和陕西师范大学进行了两场慰问演出。为广大基层官兵和校园学子奉献了精美的国粹艺术。1月4日,演出团乘车200多公里,到达宝鸡陈仓区慰问演出。在2008年,512地震使陈仓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过1年多的努力,陈仓人民已经走出了地震的阴霾,正在热情高涨的建设着新陈仓。为了迎接演出团的到来,陈仓人民在广场上搭建了舞台,并用“情寄陈仓”作为舞台的大背景,广场上还悬挂着“国家京剧院京剧艺术家与陈仓人民心连心”“传播京剧艺术,构建和谐文化”“热烈欢迎国家京剧院文化下乡到陈仓”等条幅。很多观看在演出前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广场,等待观看演出,由于场地的座位有限,很多观众一直站在寒风中等待。为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崇敬之情,尽管寒风不断地吹来,天气非常的寒冷,但是全体演员还是在抗震救灾用的帐篷里,换上了在室内演出用的服装,决心让陈仓人民看到最好的舞台展现。“军民鱼水情”“党叫儿做一个刚强铁汉”“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智斗”“说家史”“ “风萧萧雾漫漫”“扎红头绳”“坐宫”“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等一个个经典唱段,让陈仓人民过足了戏瘾。当地戏迷朋友也受到了感染,上台与乐队一起合作演出。台上演员真情演绎,台下观众仔细聆听,大家早已忘却了寒冷,掌声、叫好声不断地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出最后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当记者采访观众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含着眼泪,不断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感谢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们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好的节目”。演出团乘车离开时,很多群众还在向大家挥手,天气虽寒冷,但大家的心里却温暖无比。1月5日,演出团在二炮工程学院为广大官兵进行了专场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学院领导又向演出团提出请求,为使在学院学习的未来的军官们更好地了解京剧艺术,请吴江院长为学员作京剧知识讲座,并希望能够加演一场,使全院官兵都能够欣赏到最美的京剧艺术。最终,吴江院长应邀为官兵学员作了京剧知识讲座,演出团也加演一场,受到了全院官兵的热烈欢迎。
三、团结合作、互动互助,构建和谐文化。
在本次慰问演出过程中,国家京剧院的全体演职员团结友爱,顺利地完成了演出任务。同时,为与地方兄弟院团合作互助,演出团在演出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合作互动的演出节目。除与甘肃省的京剧、陇剧、秦腔等共同合作完成“甘肃省文联新年戏曲晚会”,还分别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甘肃省武警总队战士、陈仓区戏迷观众等进行了互动演出,既丰富了舞台效果,又增强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感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次赴甘肃、陕西的“文化下乡”活动已经结束,在为西北人民群众送去温暖和欢乐的同时,国家京剧院也锻炼了自己的队伍。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在连续的“文化下乡”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走进基层,走到人民中间去,提高了演出队伍的思想境界,了解了基层群众对艺术的需求。国家京剧院表示,将继续以弘扬京剧艺术为己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特点,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构建和谐文化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