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著名导演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徐晓钟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0-01-05 13:49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0-01-05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首先,我对最终获得“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18部剧目的剧院团和这些剧目的创作人员表示由衷的祝贺与敬佩!

我们都知道:建国60年来我国戏剧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剧目;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弘大的艺术家创作队伍;也培养了广大的戏剧观众,提高了我们广大观众的审美水平。只是过去有时代的特殊需要与局限,我们未能鼓励与实行保留剧目并长期轮换上演的制度,这在欧洲一些有戏剧优势的国家早已成为戏剧演出的制度。而我们创作、演出的剧目大都没有能够保留下来,这里有的是“专家说好,群众不买帐”;有的是“叫好不叫座”,也有的是戏剧创作的领导人只看重获奖,获奖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有些像老百姓说的“黑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这种现象,对戏剧事业、戏剧创作的发展,对艺术队伍的锤炼,对观众审美水平的培养和继续提高,对戏剧演出市场的形成都极为不利!

今年,文化部举办了“全国优秀保留剧目的评选”,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可喜的是从25个省(市自治区)申报上来的351个提供了音像资料的剧目中,经过严肃、公平的评选,根据“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原则,有18个优秀保留剧目荣获大奖。这意味着,今天,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也有可能,从上到下鼓励和表彰能够长期保留并轮换上演自己的优秀剧目。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迈进了新的阶段;这对戏创作的精益求精,创作队伍的锤炼,广大观众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扩大戏剧演出市场都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这次参加评选剧目的总数是351个。这351个剧目都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在保留与轮换上演方面不同程度地做出了成绩,只是因为名额所限有的没能进入“大奖”。在我们总结获奖剧目为什么能够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时,这351个参选剧目的成就与经验应该一同纳入我们的视野,来总结我们共同的经验。

这次“优秀保留剧目”评选给我们的启示是宝贵的:凡是在群众中传得开、留得下来的作品,都是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塑造了有丰富内涵的人物形象,又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们一般都正确地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同时,力求雅俗共赏,取得专家和群众的共同认可;努力适应观众和市场的需要;这  些作品总是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努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再一次向今天获得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18个优秀剧目的剧院团和创作人员表示由衷的祝贺!对所有参加评选的351个剧目的剧院团和创作人员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