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努力打造一流的舞台艺术交易平台——首届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0-07-22 09:50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0-07-22

 

       

          

 

   201051116日,首届中国优秀舞台艺术演出交易会(以下简称演交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演交会由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广受各界关注,成为“九艺节”期间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艺术节中首次举办的舞台艺术交易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了演交会并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演交会是文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大创新,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成功尝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文化部部长蔡武、副部长王文章、广东省和广州市领导黄华华、林雄等也分别视察演交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本届演交会的主要成果。

本次演交会参展机构506家,签约项目共66个,演出交易场次1540场,累计交易金额17748.46万元。其中签订交易合同或协议的项目49个,交易金额12195.08万元。签订意向书17个项目,意向金额5553.38万元。其中,国际项目18个,占交易项目总数的27%;演出652场,占全部演出场次的42%;交易金额为9036.64万元人民币,占交易总额50.92%;港澳台演出项目11个,占交易项目总数的16.67%;演出342场,占全部演出场次的22.2%;金额为2282.62万元人民币,占交易总额12.86%;内地交易项目37个,占交易项目总数的56.6%;演出546场,占全部演出场次的35.45%;金额6429.2万元人民币,占交易总额36.22%

二、本次演交会的主要特点

本次演交会是运用市场手段推动舞台艺术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以下特点:

(一)充分利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巨大平台

“九艺节”汇聚了近年来国内演出市场上最为优秀的演艺资源,不仅包括数目巨大的文华奖参评参演剧目,还有品种繁多的群文奖优秀剧(节)目,可以说,本届艺术节汇聚了国内演出界的最强阵容,为本次演交会的顺利举办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平台。

(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演艺资源的优势作用本次演交会采取“政府支持、院团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从筹备、招展到交易都充分运用市场手段。一是借鉴商贸展会的方式。通过搭建交易平台,推动艺术院团、文艺产品和演艺机构对接与互动,解决创作、生产与演出中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对接不方便等问题,降低买卖双方的成本,让剧目真正走向市场,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全方位进行推广。通过网站、观摩活动,让采购商全方位地了解演绎产品,以便做出采购决定。三是筹办过程借助市场力量。引入专业展览公司策划展会、引入中演院线等专业演出机构参与招展招商、引入专业公司参与现场管理,确保了展会的水平和质量。

(三)充分吸引广大国际演艺机构参与交易本次演交会受到国际演艺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一是国际交易项目多。国际及港澳台的成交项目29个,占项目总数的43.33%,金额11319.26万元,占成交总额的63.77%。共演出253场,占16.42%;交易金额1531.31万元,占8.62%。二是众多国际演艺界知名人士参加。邀请了众多具有中国剧目演出运作经验的国际演艺机构代表出席,有34家国际知名演艺机构、61位各国演艺界重要嘉宾出席。三是港澳台踊跃参展。在不到两个多月的时间,港澳艺术院团和演艺机构就有12个报名参展。

(四)充分面向专业化对象开展工作,并采用高科技手段。本次演交会定位为舞台艺术展示交易,参展的产品集中在成品剧目和演艺生产要素;参展的机构主要是文艺院团、演出剧院、演艺机构和群文组织;参加的人员为国内外演艺机构代表、演艺界专业人士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相关人员。对参展内容、参加机构和参加人员的严格控制和把关,确保了本次“演交会”作为舞台艺术交易活动的专业性。本次演交会还推出了全媒体数据发布系统,参观者可以通过该系统方便地检索到参展剧目的内容简介、主创及演员阵容规模、演出所需剧场条件等各项信息,还可以直观地浏览剧目剧照、演出片段等,甚至可以实现演出商与演出单位之间的远程签约。

三、举办演交会的体会

本次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策划,准确定位“演交会”。演交会在中国艺术节中是首次举办,类似活动国内也不多见。筹办演交会过程中广泛收集研究国内外相关活动。在了解各地办会情况和好的做法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演交会方案,确立了“推动舞台艺术走向市场和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的宗旨,紧紧围绕交易会“交易”这一核心,采取了展览、签约、论坛、互动演艺等多种形式,推动优秀舞台艺术走向观众、走进市场、走出国门,为舞台艺术搭建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交易平台,培育中国演艺市场,促进中国演艺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演出交易第一品牌,并确定了几大板块内容。这个定位明确了筹办工作的方向,为成功举办演交会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拓展,投入骨干力量推进招展招商工作。招展招商是成功举办演交会的关键。筹备过程中把招展招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抽调骨干人员成立了国际部、国内部分别负责国际和国内招展招商工作,专人跟踪,密切跟踪,重点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向全国各省市下发了组团参加“演交会”的通知,全国各地230多个院团报名参展。二是到国内重点城市开展专门推介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郑州等地举行了专门推介活动,邀请当地新闻单位、文艺院团、演艺中介参加,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通过院团对外联系网络招展招商。落实演出中介、名人工作室、导演、编剧等150家单位的参展。四是通过外事部门协助招展招商。通过驻外使领馆文化参展、国际友好城市、外国驻穗商会等广泛邀请国际演艺机构参展或观摩。通过这些措施,在短短3各月时间就出色完成了招展招商工作,最后出现了展位供不应求的情况。

(三)强化服务,推动交易各方的合作与互动。围绕促进交易、推动互动与合作,演交会对参展和采购的机构开展了全方位的服务。一是组织专门力量翻译参展剧目。为了向国际演艺机构推介参展的剧目,会议还专门组织了较为强大的翻译力量,将国内院团参展的308台剧目以及相关参展单位的资料全部翻译成英文,极大地方便了国际采购商查阅和采购。二是全面推介参展剧目。在“演交会”筹办阶段,承办方就推出了中英文官方网站,全面推介参展剧目,并将有关剧目编印成中英文画册寄送给国内外采购商,让采购商提前了解剧目。三是专人重点跟进可能成交的项目。全面了解掌握参展采购单位的交易信息,对可能成交的项目,安排专人协助洽谈和跟进,落实项目的具体细节,以提高演交会的成功率。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演交会的成功经验,不断拓宽和探索舞台艺术与市场对接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将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不断地推向市场,并且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