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0年9月1日,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革命老区遵义隆重举行。受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委托,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结束后,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出了获奖剧目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热烈欢迎。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全国巡演活动,是文化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文艺评奖机制的一次重大改进。对于树立正确的文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国人民共享舞台艺术的优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巡演,由政府倡导、院团自主运作,充分发挥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参演院团的积极性,把市场运作与公益性演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观赏需求。获得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18台优秀保留剧目将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展开巡演,途经100多个城市,演出总场次接近500场,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除了在大城市演出外,还注重到西部地区演出、深入基层农村演出以及对部队指战员的慰问演出。结合巡演活动,很多院团还安排了与演出地艺术院团座谈交流、到高校举办讲座、培养青年观众等公益活动。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在讲话中强调“评奖不是目的,获奖也不是终点。优秀保留剧目,只有在面向广大观众的不断演出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通过组织全国巡演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欣赏到这些优秀保留剧目,充分发挥优秀保留剧目的示范作用,引导全国艺术院团,重心下移,面向基层,创作生产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巡演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获奖作品《钟馗》率先在全国开始巡演,将在北京延庆、秦皇岛、营口、大连、瓦房店、本溪、长春演出17场,初战告捷。山西话剧团《立秋》剧组赴藏慰问演出,不仅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在海拔3600多米的地方,演职员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演出七场,受到西藏人民一致好评。北京京剧院《三打陶三春》在哈尔滨和黑河演出,舞台上呈现的“京朝大班”气派,80后青年新秀挑梁担纲主演,焕发出青春优势,格外彰显艺术魅力。兰州大剧院《大梦敦煌》巡演长三角亮相世博 ,生动形象地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了关注敦煌文化的热潮。重庆川剧院《金子》巡演走进湖北、贵州,作为鄂渝黔文化交流的使者,搭起三地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当地观众品味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盛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五女拜寿》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女子越剧的声腔魅力尽揽,迄今已在国内上演500余场,演员阵容也更替了几代人。该剧对世情人性的逼真描摹,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巡演异常火爆,一票难求。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贬官记》在海南海口和江西新余演出,以浓郁的地方特色,既现实又空灵虚拟的创作手法,寓深层的现实意义于喜剧之中。该剧还将赴澳门和台湾演出。莆仙戏《春草闯堂》赴港巡演前早已名传香江,引起香港市民期待。当地的莆仙老乡很久没有看家乡戏了,在香港能听到久违的乡音让他们倍感亲切,也为莆仙戏走出国门在海外发展带来机遇。山东省吕剧院《苦菜花》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特地下部队慰问演出,具有特殊意义。每次演出都受到部队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得到很高的评价。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出获奖剧目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后,一位院团负责人激动地说:“在革命老区遵义举行启动仪式,观看《长征组歌》意义非凡,遵义会议是我党的一个伟大转折,在遵义举行启动仪式也体现了文艺评奖导向的重大转变,我们艺术院团要真正实现重心下移,面向基层,必须推出一批艺术质量高、市场效益好、生命力旺盛、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七十多岁的遵义市民张大爷在观看完演出后动情地说:“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么好的节目了,真鼓舞人心啊!它重新唤起了我们心中的长征精神。”一位打扮时髦的90后青年散场后久久不愿离去,他说演出深深震撼了自己,《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说明时尚不是盲目的标新立异,艺术精品、文化经典对提高我们青年一代的文化修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