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简报第二期:在世界屋脊奉献最高水准演出——山西话剧团《立秋》剧组赴藏慰问演出侧记
发布时间:2010-09-20 16:25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0-09-20

   8月16,山西话剧团《立秋》剧组一行60余人赶赴西藏慰问演出。此次《立秋》剧组是受国家文化部委派,本着大力推动优秀文化产品、体现精品文化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方针,带着山西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拉萨进行慰问演出的。剧团一接到任务就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准备,给全体人员都进行了体检。话剧院院长贾茂盛同志身患高血压、冠心病不适合去高原,但想到这次演出的重要性,还是坚持带队赴西藏演出。
  
剧团未动身,拉道具的三辆大卡车就先行赶赴拉萨,全程近5000公里,最高处海拔5000多米。一路上在车挡风玻璃碎的险情下,司机和押车人员冒着刺骨的寒风开了300多公里才遇到修车处,到拉萨时嘴也肿了,说话、吃饭都很困难。全剧组60余人紧随其后,坐火车整整两天两夜从太原经北京赶到拉萨。一下火车所有的人都被高原反应所困扰,剧组下达铁令:谁也不许洗澡、不许外出,只能在房间静养以确保演演出。

   821晚,《立秋》在拉萨西藏人民会堂首演。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扎西多吉在演出前致辞说:山西省话剧团来藏演出不仅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不仅带来了国家文化部对边疆省份的特殊关心,也带来了三晋大地深厚的文化风韵,为我们呈现了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
  
《立秋》导演查明哲说:《立秋》此次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演出,一定要奉献出最高水准。我们已经创造了中国话剧史的奇迹,在海拔3600多米的地方,以60人的规模演出七场、两小时的大型剧目,我们是首次,在这里的每一天、每一个分分秒秒,我们都在创造着奇迹。
   首场演出,演职人员都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困扰,血压高了,吃着药坚守岗位;感冒了,打了针坚持演出。剧组60岁以上演员有两位,50岁以上的有17位,仍和大家一样精神状态饱满。每场演下来演员都胸闷难当,有的在场上差点休克,赶紧到后台吸氧后坚持演出。演员杨军君所扮演的角色须唱晋剧高腔,唱完后胸口强烈刺痛,稍加休息继续上场。这部戏有大段台词和跪戏,在缺氧的状态下,对老演员的体力更是严酷的考验。但全体演员都不打折扣、保质保量,保证了首场演出的圆满成功。
   8月22,700
多人的剧场里整整齐齐地坐满了武警官兵,这是一次慰问西藏武警官兵专场。为确保演出顺利进行,《立秋》剧组还采取了AB角同时候场演出的模式,这在中国话剧界也尚属首次。《立秋》主演董怀玉说:在雪域高原演出,作为演员可能是终身难遇的机会,对于全团而言,在这样的海拔高度演出都是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演出结束,西藏自治区武警总队政治部王主任热情洋溢地对这些80后战士们说:你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喜欢时尚,《立秋》来雪域高原演出给我们带来了高雅的文化滋养,让我们真正接触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精品?什么是文化经典?这对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至关重要。
   8月23,《立秋》剧组为西藏大学生演出专场效果更为热烈,许多大学生为戏里的爱情悲剧而感慨而悲痛,也为晋商所经历的巨大历史悲剧而震撼而感动。“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晋商古训,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价值理念,通过戏剧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影响。《立秋》在拉萨的成功演出掀起了一股晋商热,观众伴随人物的命运而震撼而感动,诚信激发最强烈共鸣。
  
《立秋》在拉萨的3场演出是成功的,不但创造了中国话剧史的诸多第一,对于《立秋》自身也是一次自我超越,同时对于晋商精神也是发扬光大,使晋商价值理念得到极大的弘扬。           

 

 

 

                        (山西省话剧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