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谁主沉浮》自今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浙江杭州首轮公演以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李忠杰,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李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副省长龚正、郑继伟,省政协副主席黄旭明,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浙江省老领导徐鸿道以及一大批相关部门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他们与广大党员一起重温党的历史,并一致给予该剧充分肯定与好评。
赵洪祝认为,这出话剧主题把握得很好,人物形象塑造得很生动,表现形式也很新颖。作品反映的时间跨度很长,很有历史厚度。李忠杰认为,该剧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精神内涵,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党的历史、再现了建党先驱们的不同命运,全面深刻地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表现形式独特,创新了剧情设计、人物安排、表演方式,用历史与现实结合、时空交叉等方式,反映现代人与先驱们心灵上的沟通、精神上的交流,很有创意。夏宝龙指出,这部剧让我们了解了党的“一大”代表的历史情况和不同命运,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他认为,这是一部富有生命力、尤其适合年轻人观看的好剧目。茅临生说,这部话剧对于观众了解中国革命历程,了解党的历史,特别是领袖人物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周国富认为,《谁主沉浮》是一曲信念的颂歌,是一堂对党员干部和当代年轻人进行艺术教育的党史课。
据介绍,话剧《谁主沉浮》由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编剧,总政话剧团导演宫晓东执导。总政话剧团和浙江话剧团的演员分别扮演毛泽东、马林、张国焘、李汉俊、王尽美母亲、记者雷子等角色,塑造了生动感人的建党先驱者形象。在此剧中整体亮相的浙话青年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在直径14米的旋转舞台上,一幅尘封的历史画卷打开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13位年轻代表谋求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全剧紧扣90年前中共“一大”召开这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当代年轻记者雷子的视角与对话,再现了党的“一大”会议进程,刻画了一批怀抱理想的年轻人,表现了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坚守。
演出现场,气势恢弘的《国际歌》旋律与跌宕起伏的剧情交织,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不少观众一次次被剧中人物舍生忘死、矢志不渝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命运感动得热泪盈眶。谢幕时,剧中“一大”代表的扮演者与上海新天地酒吧的现代年轻人一起舞蹈,更是让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声席卷全场。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指出,话剧很精彩,它贵在让观众得以“重温历史,感受震撼,拷问心灵,激扬旗帜”,所以引起了每位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回味。文化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吕育忠认为,该剧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作品。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章轲说,这是他看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最好的话剧之一。
话剧迷赵美成深有感触:在大众娱乐泛滥而难觅心灵震撼的当下,《谁主沉浮》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灵养料,激励人们在党的旗帜下奋发前行。浙江大学学生小李看完演出很激动:“观看《谁主沉浮》,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年轻观众普遍认为,演出形式出人意料,台上台下的现代青年一起追寻革命先驱的脚步,一起探索共产主义信仰的真谛,一起回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出剧场,思索在继续,拷问在深入。年长的观众则说,这是一次特殊的党课,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还有观众说:“这部话剧,堪称是舞台版《建党伟业》。”
微博评论更热闹。有人说:“浙话新作《谁主沉浮》较准确地把握了90年前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不拔高、不遮掩,还原真实。”也有人说:“中共‘一大’13位代表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话剧将他们复活了。剧中很多动情处,尤能引起我们年轻观众共鸣。” 还有人说:“该剧采用了时尚的穿越手法,舞美也很有创意,很新颖。这是浙江话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大制作,值得一看。”
据悉,浙江省文化厅从去年就开始精心筹划建党90周年的献礼剧,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为确保《谁主沉浮》的思想性、历史性和艺术性,主创团队广泛听取意见,不断精心修改打磨,演职员全情投入、忘我工作。浙话排练厅中创演红色经典剧的氛围浓郁,印有“以我们的激情献礼建党90周年,以我们的豪情创作《谁主沉浮》” 的横幅异常醒目。彩排中,有关领导和热心观众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龙告诉记者,《谁主沉浮》是浙话转企改制后推出的第一部大型话剧,也是首部实施项目制运作的话剧。从作品的策划、创作、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都坚持以市场化手段运作,这也是对改制后浙江话剧团的社会担当、艺术追求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最好检验。据不完全统计,首轮5场演出票房达53万多元。
剧情简介
2011年7月某日,中共“一大”会址后门,上海新天地酒吧人声鼎沸,年轻记者雷子携女友正陪刚从美国回来的同学在酒吧喝酒跳舞。报社一个电话,让雷子赶一篇纪念建党的报道文章,于是,雷子来到了“一大”会址纪念馆采访。
雷子穿越时空,成了“一大”会议上倒茶水的小伙计,与“一大”代表不期而遇。通过雷子这个现代青年人的视角,参与“一大”会议的代表们的不同命运也一一展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面对德国法西斯毫无惧色,至死不放弃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后来虽脱党却仍坚信共产主义的李汉俊,面对屠刀大义凛然;邓恩铭、何叔衡、陈潭秋等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慷慨赴死。同时,他也看到有人为“尽一日生命享受,以求一时之满足”而成了革命的叛徒,有人入党、脱党、又回到党的怀抱。在这里,更多的是前赴后继、舍身忘我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
在会议休息时,“一大”代表们畅想革命成功后的未来:“100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那时共产主义会实现吗?”雷子则反复追问他们:“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坚持信仰?”中国共产党90年风风雨雨的历程,让雷子看到了共产党人对理想的坚守和追求,他在不断拷问中感悟着。
最后,在新天地酒吧,雷子的海归同学陈大年面对“为何要选择回国发展”的追问,回答说:“这是历史的选择,是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