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艺术院团“国家队” 推陈出新创佳作——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巡礼
发布时间:2011-09-27 11:41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1-09-27

 

    8月30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型世界风情歌舞《炫》即将开场时,北京保利剧院的大厅里人声鼎沸,售票处的服务人员不断告诉人们“票已售罄”。而这种一票难求的景象,在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期间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家艺术院团把节目交给市场和群众检验,多演出经典保留剧目,不断推出新创优秀剧目,其多年积累的艺术成果及创作理念在本次展演中得到了集中展示。

    一流剧目献给观众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拥有成熟的主创团队,具备国内顶尖的舞蹈阵容,大型世界风情歌舞《炫》、中国歌舞《水墨中华·风》、民族音乐会《东方世纪行》,让观众不出剧院就能领略世界各地艺术的魅力。当“踢踏舞王子”帕尔哈提站在《炫》的舞台上时,挺拔的身姿、有力的舞步引得台下尖叫声四起。参与演出的还有知名歌手崔京浩、刘玉婉,西部歌王赵大地,以及四加一特色乐队等,他们的艺术实力、演出功底让观众叹服。

    《四世同堂》被誉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中文小说”,国家话剧院凭借其实力成功排演了同名话剧《四世同堂》,自2010年首演以来,先后在台北、深圳、上海、青岛等19个城市演出共计80余场,巡演总票房超过2000万元。在2011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期间,国家话剧院还推出了由国话副院长、导演查明哲执导的直指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年度大戏《问苍茫》,由国话副院长、导演王晓鹰执导的原创话剧《深度灼伤》及音乐话剧《肖邦》3部大戏。

    国家京剧院则拿出了5部新作参加此次展演。《汉苏武》是根据苏武牧羊的故事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文姬归汉》与《强项令》则是老戏新排,参加展演的还有《红灯记》和《杨门女将》。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介绍:“《杨门女将》是国家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而《汉苏武》则是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全新创排的一个完整大戏。国家京剧院参演的5部戏,策划、排演都广泛征求老艺术家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称赞,也受到了剧院艺术骨干的欢迎。”

    以观众满意为最终标准

    尽管民乐是传统的,但中央民族乐团并不保守,该团团长席强深知,要想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必须使其符合时代需要、当代审美、百姓需求和市场规律。所以,在中央民族乐团的晚会上可以听到由周杰伦《菊花台》改编而成的民乐新作,也能听到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的“音乐对话”。中央民族乐团参加展演的4台音乐会选取了许多为观众所熟知的乐曲,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的特点进行改编,赋旧曲以新声。“民族音乐不应该只是不断地重复‘老三篇’‘老八股’作品,更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庸俗媚俗、迎合市场。”席强说。

    在创作上,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始终遵循“三贴近”原则,变“演什么,观众看什么”的思路为把观众需要摆在首位,将观众接受作为最终目标。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李小祥说:“我们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在作品的创排过程中大胆创新,演出过程中听取观众、专家意见,多次召开研讨会,演出结束后对观众抽样调查,不断对作品改进、完善、提高,对音乐、舞美、道具、服装做多次修改,以观众喜欢、满意、接受、认可为最终标准。”此次参加展演的大型情景歌舞晚会《四季情韵》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经典保留舞台艺术作品,从2006年到现在演出700多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经典”与“新创”并举

    从激情燃烧的《卡门》和《阿莱城的姑娘》到温文典雅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央芭蕾舞团此次参加展演的剧目不仅“温故”而且“知新”。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中芭现在是“三条腿”走路,既引进《卡门》等国外经典剧目,也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等剧目中探索中芭自己的风格,中芭还引进了“Workshop”芭蕾创意工作坊,为年轻演员提供展示才华、进行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今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展演剧目更加突出创新性,有两部原创作品参演。其中,9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由国交团长关峡作曲的《大地安魂曲》,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曲家深入灾区构思创作的。“我们遵循‘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艺术生产理念,并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外曲目并举、提高与普及并重、面向市场、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工作思路和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树形象、以经典立标高的发展策略。”关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