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司
艺术司
少年应该得志 大器不必晚成——代表、委员呼吁给年轻人更多舞台
发布时间:2012-03-29 09:33 来源: 编辑:艺术司
信息来源: 2012-03-29

    “晚会不要总是那几张面孔,该推出点新人了。”这是今年两会,文艺界代表、委员发出的一致呼声。在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文艺人才横空出世,“出名要趁早”越来越成为奢侈愿望的当下,保证文艺人才的传承不断档,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成为文艺界热议的话题。

    要让年轻演员有盼头

    “目前,文艺界并不缺乏人才,而是在人才的衔接上出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吕继宏表示,文艺界存在“接班难”的现状。吕继宏拿声乐演唱举例,现在很多人唱得相当不错,但导演、机构不敢把很重要的演出任务交给他们,而认为交给“大腕”更放心一些。

    吕继宏表示,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主办方的原因。如果一台晚会,投入很多经费、搭起很大的场子,起用年轻演员风险很大,怕观众不买账,难以收回成本。

    “我们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很能理解年轻人对机会的渴望。”所以,下部队演出,吕继宏带的都是年轻演员。吕继宏表示,年轻演员听话、不怕吃苦。吕继宏建议,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大规模地起用年轻演员。

    “要让年轻人有盼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也呼吁,要为年轻曲艺人才多创造机会。“搞戏曲的一般都是童子功,从小勤学苦练,十几岁走上舞台,老一辈曲艺演员十八九岁就出名了,20多岁就带徒弟了。曲艺这行,腰腿一硬就练不了了,而现在,很多人二十五六岁才有机会走上大型舞台,有的三四十岁还默默无闻,已经错过了展示风采的最佳年龄段。”刘兰芳说。

    年轻人的艺术生命也需延展

    “尽管很多年轻人活跃在一线舞台,但国内在爱护年轻演员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说,以芭蕾舞演员为例,60人编制的舞团正常演出频率约是每年80场,而国内70多人编制的芭团,每年的演出高达150场以上,“我们在国外都不好意思说出这个数字,这对年轻演员的身体是一种摧残。”冯英表示,生存压力大,是芭团疲于奔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忙着编创作品,一方面忙着创收,过度频繁的演出既摧残了演员的身体,也消磨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冯英说,艺术生产和艺术经营存在矛盾,《奥涅金》、《吉赛尔》、《茶花女》这样的经典之作,在中国几乎是演一场、亏一场,可这些经典作品对于培养、熏陶、提升公众的芭蕾审美又起着关键作用,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承担起弘扬芭蕾艺术的重任责无旁贷,但希望国家能给这些演员们提高待遇,让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创作。

    与声乐演员可以活跃舞台几十年不同,由于表演的特殊性,芭蕾舞演员一般30岁就要离开舞台,基于此,冯英表示,中芭已经开始着手培养集表演、编剧、作曲、营销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让年轻人的艺术生命得以延展,希望这种方式能够推广。

    流动诚可贵 稳定价更高

    提及国有文艺院团的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也分享了人艺多年来的经验,“人艺的人才都是自己培养的。”北京人艺自1952年建院以来,一直开办自己的演员培训班。后来,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根据剧院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这样既解决了演员的学历问题,也使培养出来人才更适合人艺的土壤。”张和平称,戏曲学院培养的是“标准件”,人艺个性化定制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自己养活的孩子比抱来的亲”。这种一衣带水的师承关系,让人艺很多知名演员长年活跃舞台,形成了老中青优秀演员的“传、帮、带”,有效凝聚了人艺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也提出,文化事业经费长年投入较少,跟不上形势变化和院团承担任务的变化,呼吁加大对交响乐政策的扶持,让交响乐的优质人才发挥作用,让中国一流的音乐家能够在职业生涯里后顾无忧,从而专心致志地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人往高处走,是人才流动的趋势,就国有院团而言,如果环境、待遇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难留住人才,很多人才就是这样流失海外了。”

    关峡表示,国外最优秀的乐团基本是终身制的,交响乐需要乐队成员的高度默契配合,人员不能频繁更替,而一流乐团的人员,至少要达到10年以上的默契,乐团才有特色可言,国内的乐团动辄大规模换人,在人才的稳定性上做得还不够。

    关峡说,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营造一种乐团的文化氛围,其次是待遇和激励机制的完善,这样才能吸纳更多的年轻人稳定下来,为我所用。

    不拘外语降人才

    针对多位代表、委员今年提出的不要用英语成绩卡掉艺术人才,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韩美林深有同感,“现在很多美院的学生说得一口流利外语,在构图、色彩运用方面却一塌糊涂。”韩美林说,合理的教育制度是要选拔出在专业上真正有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培养“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肥皂,流水线生产的牙膏”。

    全国政协委员、声乐教育家金铁霖也认为,不应苛求优秀艺术人才的外语水平。他说,有相当一批极富潜力的声乐人才因外语水平被卡在行业之外,让人深感遗憾。

    此外,金铁霖也对年轻演员的成名之路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年轻人成名心切可以理解,但须先苦练功夫。功夫到了,机遇自然会来。现在很多人疏于业务,却想尽办法拉关系,找门路,不择手段要在电视上混个脸熟,这种行为极其短视。

    对国内某些打着选拔人才旗号的比赛,金铁霖也不吐不快:有的比赛,水平一般的选手名列前茅,应该得奖的却进入不了决赛,评分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性,选手不是以实力取胜,评委把感情分打得很高。对此,金铁霖呼吁,“伯乐”们不要被利欲和人情干扰,让真正的“千里马”有出头机会。

 

 

 

胡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