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动态
第 7 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1年9月22日

※要闻摘报※
李长春在四川调研
9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四川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进行调研。李长春十分关心四川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在四川广播电视中心,李长春参观了数字演播室和卫星转播车,听取康巴卫视播出和覆盖情况汇报,勉励他们办好网络电视台,提高康巴藏语的译制能力;在四川歌舞演艺公司,李长春与演职人员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中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李长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体”,担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责任。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文化“魂”与“体”的关系,牢牢抓住文化的“魂”,努力创新和用好各种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竞争力。(来源:新华社9月20日电)
※部委动态※
文化部部署直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9月19日,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出席会议并讲话。欧阳坚强调,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要认真落实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等。在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保证质量和进度,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严肃工作纪律,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充分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来源:中国文化报9月21日讯)
※地方动态※
罗志军主持召开江苏文化建设调研座谈会
9月20日下午和21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就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主持召开两个调研座谈会。罗志军指出,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中,要努力实现文化凝聚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要突出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新时期江苏精神;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文化发展和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要突出文化创作繁荣发展,坚持正确创作方向,遵循文化创作规律,完善促进文艺创作的激励机制;要大规模培养人才,千方百计留住优秀人才,大力引进紧缺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多方面关心名人名家。罗志军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谋划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思路举措。(来源:新华日报9月22日讯)
北京着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市最近发布“十二五”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专项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格局,全力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目前,北京已实施“1+6”政策,以中关村为龙头全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还要研究“1+X”的政策体系,“1”就是如何发挥北京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意见,“X”就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的若干政策。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北京市将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文化精品战略、文化航母战略、文化名家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搭建园区平台、融资平台、内容平台、科技平台、营销平台、人才平台等6大平台;推动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理论研究创新等5大创新。(来源:新华网9月21日讯)
※改革聚焦※
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上海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上海市杂技团转制后采用股份制运行,演职人员占股49%,并参与分红。转制后,杂技团效益增长显著,人均收入由2003年每月不足2000元,提高到2010年的7000元,主要演员达1.5万元以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设立了3位市委宣传部作为国资管理者派出的外派董事,对出版物的文化导向事宜拥有最终决定权,“外派董事制”逐渐发展为“编辑政策委员会制”,保证了集团公司转制后继续弘扬主流价值。改革的顺利实施,也得益于上海“管办分离”的文化管理体制。对于文化项目的确立和资金的使用,凡属公益性投入项目都被交给文化基金会,政府只每年拨出1.5亿元资金并审计;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则交给精文公司,上海多家文化企业转制重组的方案都有精文公司身影。2004年末,“精文”的资产仅为6.3亿元,目前则超过40亿元。(来源:人民日报9月22日讯)
※数据点击※
2010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
国家统计局9月16日发布报告,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75%。 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5%,比2004年提高0.81个百分点。(来源:中国文化报9月22日讯)
※基层之窗※
庄户剧团的发展与困境
由业余演员组成的庄户剧团是农村文化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白塔村“庄户剧团” 团长拜临沂戏曲界名家为师学习创作,根据村里真人真事编写吕剧《小两口种瓜》等剧目,深受村民喜爱。山东省莱芜市下陈村蟠龙梆子剧团不仅唱梆子,也演小品、影视剧,现剧团有100多人,参与婚庆、开业庆典、晚会、联欢会等商业演出,拍摄了《养个儿子“不成器”》、《嘻“戏”哈哈过大年》、《老头也疯狂》等影视剧。然而庄户剧团仍然普遍面临发展的困境:一是条件艰苦,山东省临沂市张庄的金馨剧社没有固定排练场所,排练大多在河边广场,或在村委大院里,下雨时则搬到沂河大桥下。二是后继无人,山东省鱼台县胡阁村文明剧团年龄最大的演员78岁,最小的56岁,身体原因已经开始影响舞台表演。同时,由于年轻人大多不喜欢传统戏曲,剧团又没有工资,始终无法补充新鲜血液。(来源:光明日报9月22日讯)
主编:叶晓新 责任编辑:荣文汉 联系电话:598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