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247期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改革指导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4年3月13日
※要闻摘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展望
近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今年我国将启动实施80多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的改革任务,包括基本完成省级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部门的整合,依法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等。二是稳妥推进的试点任务,包括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等。三是研究制定的政策文件,出台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实体书店发展政策等。(来源:新华网3月11日讯)
※两会聚焦※
胡有清委员:文化产业园须防“热过头”
根据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大学教授胡有清的调查,目前国家命名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数百个。各省市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产业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定位雷同,重复建设突出。胡有清委员建议,政府在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园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科学规划,避免文化企业自主经营造成的重复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支持政策,譬如采用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的风险资本投向初创型文化创意企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 (来源:《新华日报》3月13日讯)
※部委动态※
三项文化产业政策近期将出台
据悉,由文化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三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近期将陆续出台。据悉,这些政策包括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信息服务、体育、文化娱乐业等领域,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税收减免,还涉及困扰企业多年的土地使用及煤、水、气、电价格等方面如何减负的问题。(来源:东方文创网3月12日讯)
※演企视窗※
杂技剧《花木兰》巡演启动
近日,南海有为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精品工程文艺演出进剧场”活动在广东佛山南海影剧院拉开序幕,重庆杂技艺术团原创的杂技剧《花木兰》应邀参加。杂技剧《花木兰》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该剧在创作上老剧新编,融合杂技、舞蹈、变脸、武术等多个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为一体的同时,在人物塑造和故事发展中赋予纯技巧的杂技以丰富的情感。此次佛山演出将开启《花木兰》走出重庆、进军全国商演市场的大门,随后将在东部沿海地区巡回演出10余场。(来源:《中国文化报》3月12日讯)
青岛市京剧院启动江浙巡演
3月11日至4月24日,山东省青岛市京剧院转企改制后首次组织赴外地大规模巡回演出。据了解,此次江浙巡演活动,青岛市京剧院在2013年底就开始筹划,主动与演出商联络,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当地演出市场的观众需求,最终确定了《红灯记》和《望江亭》两出戏为此次巡演剧目。剧院安排近70人参加演出,投入两辆客车和两辆道具车,而且此次巡演是每三天一个演出点,每一个演出点演出两场,连续40多天不间断,这一举动在全国的京剧院团中几乎是没有的。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剧院专门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剧目进行了反复排练,力争以最好的演出质量来赢得市场、赢得观众。(来源:文化传通网3月13日讯)
※市场动态※
深圳市344场公益文化活动公开招标
3月11日,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发布公告,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需开展的公益文化活动,共4个大项344场次,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采购。政府将对承办团体进行资助,计划投入650.4万元。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对344场次公益文化活动的举办细节做了明确要求,对于承办单位的资质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是在市区两级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文化类民办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机构(“流动大舞台”及粤剧等传统戏剧扶持系列活动除外),届时将予以严格审查,申请时间将截止到3月21日。(来源:《深圳特区报》3月12日讯)
※地方动态※
新疆今年定向培养75名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
3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2014年,新疆将按照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规划,继续实施惠及各族考生的文化、教育民生工程,定向培养75名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招生院校涉及中央音乐学院等16所院校。据悉,报考定向培养招生计划的考生正式录取后,在入学前须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定向培养人员所需学费和住宿费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考生毕业后按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规定内容择优就业。(来源:《光明日报》3月12日讯)
※公共文化※
云南文化场馆将“错时服务”
据了解,云南省文化厅将从下月起推行便民利民的公共文化举措——“错时服务”。“错时服务”指文化站、图书馆以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根据所在辖区居民的需求调整服务时间,以解决居民上班时间与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时间重叠的问题,目的是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群众获得更加多样、便利、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据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介绍,云南省各县今年内将完成2个至3个“错时服务”试点。错开时间、延伸服务,“错时服务”这一惠民、利民、为民新举措,让每一位公民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之中,盛享文化惠民成果。(来源:云南省文化厅)
※标题新闻※
◆文化税收政策别“高高托起悄悄放下”(来源:《中国艺术报》3月12日讯)
◆江西去年演出收入2.1亿元 民营院团成演出市场主力军(来源:《南昌日报》3月11日讯)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为宁夏文化发展注入活力(来源:《宁夏日报》3月11日讯)
◆海南“文化名片”魅力绽放(来源:《海南日报》3月12日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文化发展动态和简报”。
欢迎将相关素材和意见建议发送至邮箱:wenhua@ce.cn。
赠有关领导同志参阅
主编:邹一鸣 成琪 责任编辑:邵希炜 倪坤晓 联系电话:010-83530939
上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248期 |
下一篇: 改革发展动态第24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