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北京建都八百五十周年。八百五十周年里记录着中国历史的沧桑与发展,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朝帝王的皇宫,历经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新中国发展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真实的教材。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数所大、中、小学校相互间积极开展交流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生的第二大课堂,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2003年11月19日,故宫博物院展览宣教部团支部的两名团员司俊峰、刘素玲来到北京市建国里中学为该校初一、初二的同学们讲解紫禁城的沿革。此行,他们做了精心的准备,并带了《紫禁城》VCD和建筑画册。一个容纳百人的会议室,连过道都坐满了学生。同学们的热情极高,面对一双双热切期盼的眼神,义务讲解的团员也十分感动。
首先他们了解了一下同学们的知识层面,以及他们所关切的问题,然后针对他们的特点,讲解了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和故宫建筑特色。随后,为同学们播放有关北京建都的历程及故宫专题片,使同学们在形象上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展开了有针对性的交流。这时的气氛与刚才看专题片的气氛大不相同,场面十分激烈。有的同学聚精会神的做着笔记,有的同学目不转睛的盯着投影。同学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故宫共建了多少年?故宫有多少间房间?御花园为什么有树?建造故宫花费了多少钱?故宫里有水牢吗?故宫建筑面积有多大?皇帝驾崩后放在哪里?等等,讲解员一一做了解答。为了使交流的气氛变得活跃,我们特意准备了精美的故宫明信片,如果哪位同学答对了问题,就奖励一张明信片。五十分钟的时间,就在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的气氛中度过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团员自身来讲也是一次提高。向同学们进行国情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位故宫团员的责任。他们表示将继续不懈的努力,营造出自身特点,不断开拓志愿服务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