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徽省安庆市举办。本届黄梅戏艺术节立足黄梅戏传承创新发展,坚持勤俭办节,惠民乐民。注重文化与旅游、商贸结合,重点举办黄梅戏才艺展示、黄梅戏惠民演出、黄梅戏群众文化、文旅商贸等系列活动。艺术节期间,开展了1000场以上“送戏下乡”,11个优秀黄梅戏剧目专场演出,共吸引了全国22个省、36个市,1300多名戏迷齐聚安庆,共贺黄梅盛会,展现黄梅戏艺术的精彩魅力。
一、突出惠民乐民主旨 全民共享黄梅盛宴
好戏演给百姓看。艺术节展演的23场优秀剧目全部实行惠民票价,每张10元,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共享文化盛宴。本届艺术节设立了11个公益性专场演出,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看戏。艺术节期间,安庆市开展以黄梅戏为主体的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组织全市100家左右黄梅戏剧团,开展1000场以上“送戏下乡”活动,送10000场电影进社区(村)、进敬老院、进建筑工地。戏迷联谊,票友欢唱。10月4日至7日,上海、四川、吉林、云南等14个省市的近千名戏迷相聚安庆,唱响“八方贺黄梅”。草根戏班亮相大舞台。9月20日下午,“广场文艺天天演”首场演出拉开帷幕。此后18天里,20多家民间班社和业余团体近千名演员连续奉上18场演出,大戏小戏折子戏、黄梅歌舞、新编现代小戏等受到广泛好评。
二、立足戏剧传承发展 新创剧目唱主角
围绕展示黄梅戏传承发展成果的主线,本届艺术节不仅上演经典大戏,还集中展示了一批优秀创新戏、传新戏。一是邀请黄新德、董成、王琴、何云、张辉、杨俊、孙娟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齐聚安庆,一展风采。二是邀请来自江苏、湖北、广东及本省的艺术院团共同奉献新创新编黄梅大戏,《小乔初嫁》《地之梦》《李离伏剑》《雷池清波》《烟雨杏花村》等23台集中展演的优秀剧目全部为2012年之后的新创剧目,新戏不再拘泥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注重从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中提炼主题,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三是将传统戏曲元素和现代电影相有机结合,推出了黄梅调青春爱情电影《长相知》等,令人耳目一新。四是邀请知名专家,采取“一剧一评”的方式,为新戏“把脉”。
三、注重结合文旅商贸 打造国庆黄金周品牌
本届黄梅戏艺术节着眼“文化强市”建设,系列活动贯穿十一黄金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唱黄梅、游安庆、赏美景,听黄梅、买名品、品美食,精彩的文旅大戏让八方游客在黄金周期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据统计,国庆黄金周期间安庆市共接待游客469.53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实现旅游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15.23%。在黄梅戏传承发展的同时,促进文旅融合、文商融合,打造“黄金周·黄梅戏”品牌,提升了黄梅戏的影响力和安庆的美誉度。(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亮相黄山 |
下一篇: 安徽省文化厅创新推进省道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