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亮相黄山
发布时间:2015-10-27 10:3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0-27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省文化厅和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于11月10日至15日在黄山歙县举办。本次大展共包括开幕仪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非遗保护讲习堂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主题活动等四项内容。

  开幕仪式本着节俭务实的原则在歙县徽州府衙广场举行。仪式主要分为暖场表演和启动大展开幕两个环节。暖场表演将精选徽州本土具有代表性的休宁得胜鼓、黄山区轩辕车会、歙县叶村叠罗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演出,突出古朴天然的民间文化色彩和吉祥喜庆的节日气氛,展示别具一格的非遗特色。黄山书法家题字,正式启动大展。本次大展与首届大展不同的是,采取专题展的方式,分类展示非遗之美。本次主题是“笔墨纸砚之精神——文房用品精品展”,邀请省内外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房用品非遗项目一百多项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整体展陈设计,复制该项目的文化生态环境。着重展示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现存流派及核心技艺特点,彰显传统文化的古朴意趣,表现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展现传承大师的精伦绝技,呈现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与推陈出新。设置观众体验区,最大限度地提高观众对各个项目的感性认识,提升互动性和观众参与热情。非遗保护讲习堂旨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社会性可持续性对话机制,为政府、学术机构、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文化企业、传承人等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平台,力求掀起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热潮,并将知名学者的最新学术思想成果推向广大人民,以交流互动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与沟通,提高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认知度,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非遗在我身边”为主题,开展非遗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与体验之旅、大学生文化实践与非遗探访活动、歙砚雕刻技艺大赛和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本届非遗大展以非遗传统技艺专题展示为重点,以非遗保护讲习堂为提升,在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基础上,创新运作方式与展演方式,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引进专家与民间对话机制,充分呈现非遗多元共生,民众共享之特质。

  一是利用古建筑布置展览,创新展览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生活的场景和意境。此次大展将展址选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歙县徽州府衙内,将历史厚重的徽州古建与活态展演的传统技艺高度融合,充分体现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保护特色,彰显传统文化的古朴意趣。大展同时突破传统展会分类展示的模式,按照徽州府衙布局特点,营造古代文人书房格局。将笔墨纸砚等文房类项目配合古琴、香薰、盆景、茶艺,全面复原传统文人生活空间,呈现中国古代文化的意境之美。

  二是全方位展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本次“文房四宝精品展”,组委会不仅邀请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文房类精品参展,还邀请了与制作文房用品相关的器材、原材料参展。通过展陈布置,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非遗生存空间,给观众一个更为直观、立体的感受,促进深入了解非遗的前世今生,普及非遗知识,激发观众保护非遗的热情。

  三是精品展示与观众体验结合,互动性强。本次大展的主题表现形式是动态的展演、传承,而不仅仅是静态的作品展示。为增强观赏性,体现传承性,组委会在邀展过程中,突出强调参展项目传承人必须能现场演示传统技艺流程,吸引观众积极参与互动,亲身体验非遗产品制作趣味,在非遗传承人口传身授的过程中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是全国非遗传统技艺类项目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是向社会普及非遗知识,呈现非遗之美的重要窗口。(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