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乡镇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278个(不含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一是建设公共图书总分馆制试点。2013年,在全省选择6个县实施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基层图书服务点的县域公共图书服务网络。2015年,在62个县(市)全面推广县域公共图书总分馆制。2016年在全省开展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将县、乡图书总分馆建设延伸到村,实现可流转、可监测,提升建管用水平。
二是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014年7月安徽被列为全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省。在推进中心村农村文化乐园建设的同时,2015年启动3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创建,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重在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提升服务。2016年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创建3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省文化厅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予以奖补,基层创新探索之举不断涌现。如宿松县“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建设,按照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原则将全县22个乡镇分片划分为五个区域文化中心,坚持“以乡情为纽带,以文化为载体”,通过高频度文化互动活动,打破以往文化站各自为政格局,整合区域文化资源,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三是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2011年安徽被文化部作为全国首批9个试点省市之一,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每个电子阅览室建设标准提高到5万元。2012至2014年全省共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1632个,利用中央、省级财政资金8160万元,配置电脑、投影仪、大屏幕电视机等硬件设备20000余台(套),所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部接入互联网,与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初步改善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础条件。(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安徽省文化厅组织召开全省文化工作情况汇报会 |
下一篇: 安徽省“七大工程”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