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福建
福建
从发展全域旅游的高度认识景区建设
——以福建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9-11-26 09:33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19-11-26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安排,今年8月以来,福建省开展了A级旅游景区复核检查工作。经过复核,福建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决定撤销1家3A级旅游景区,严重警告4家4A级旅游景区、6家3A级旅游景区,通报批评17家3A级旅游景区,对18家4A级旅游景区发出了整改通知。通报一出,好几个景区能立即动手整改,说明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对景区管理不重视、不认真、不负责,非要等到督查了,暗访了,才去解决。如何提升景区品质,确保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值得旅游业界深入探讨。

  一、充分认识景区建设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的作用

  之所以不重视、不认真、不负责,原因是对A级旅游景区的作用认识不清,把拿牌子当成目的,忽视了保牌子。我们必须从发展全域旅游的高度来认识景区建设。

  1.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景区建设和管理是相对简单的工作。进入全域旅游时代,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必须扩展、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管理方式必须变化等。相对于这些任务,景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责权利很清晰,任务很清楚,服务的要求也很明确,如果景区都做不好,何谈做好上面这些工作。

  2.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景区是最基本的吸引物。尽管在全域旅游时代,观光的比例不断下降,休闲度假的比例不断上升,但观光的绝对人数还是稳定的,变化不大。即使要吸引人们去度假,也得有吸引物,而景区就是一个。自1999年起,国家开始推行旅游景区的A级评定,A级旅游景区标准是当今国内衡量各景区软硬件发展水平的最权威标准。景区的吸引作用不完全是为景区本身,而是通过景区提升区域知名度,从而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3.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景区建设和管理是最基础的工作。首先,创建A级旅游景区是增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创A,对照旅游交通、游览服务等八大方面216个项目规范进行建设、提升、挖掘,可以有效提高景区乃至区域的吸引力、竞争力。其次,创建A级旅游景区是推动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A,尤其是创4A或5A,能够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核心景区及其周边的投资力度,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A,能够强化管理,促进治理体系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如果成功创A,将会带来政治效益、民生效益、税收效益、投资效益等多方面的外溢效益,促进区域宜居宜游宜业。

  4.在推进全域旅游进程中,景区建设和管理是大事。成为A级旅游景区能给地方带来的美誉度、知名度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如果被通报了或者被降级了甚至被摘牌了,那对区域的损害就大了。保住A级旅游景区的牌子不仅仅是景区的事,不仅仅是文化旅游行政部门的事,还是县里的事,甚至是市里的事。如果是5A级旅游景区,那就是省里的事。

  二、对照标准确保景区时时处处达标

  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这些品牌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这些品牌的管理,让它们起到真正的引领示范作用。

  1.要处处达标。要重视前期的资源评价,防止出现先天缺陷。资源评价包括资源要素评价与景观市场价值评价两方面。在确定创建时,就要选择好。资源价值不高、游览性不强、体量偏小的景区,不要硬列入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范围。服务质量评价有八大方面216个项目共1000分。无论是评定还是复核或者暗访,都是对标对表扣分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必须一项一项落实。

  2.要时时达标。景区达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上一秒达标了,不等于这一秒达标,必须树立时时达标的理念。首先,要规范每一个服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其次,要确保各种设施符合要求,达到标准。最后,必须把保住1000分的责任落实到人,各管几分,每天巡查,发现问题,逐项解决。

  3.要了如指掌。首先,要建立压力传导机制。福建省将参照文旅部的做法,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以随机抽取专家的方式开展体验式暗访复核,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景区工作管理机制。建立A级旅游景区“红线”制度,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及厕所革命是景区评定和复核检查中的“三条红线”,实行一票否决的问责机制,发现问题,直接予以降级或取消等级处理。市县景区也应该建立这样的机制,层层传导压力,最后把压力传导到个人。其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实时的发现问题机制。福建发挥舆情监测平台和视频监控平台的作用,实时感知游客的评价,将每月定期把平台上所监测到的问题发送给地市和景区,景区对游客的投诉要及时反馈并立即整改,必要时随时反馈情况。最后,要加强游客流量管理。旅游景区要核定和公布最大承载量,有效降低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配合景区主管部门做好景区游客流量管控工作,加强重点时段管理,通过媒体提前通报高峰期间的人流预测和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对游客进行科学分流,有效控制景区内旅游者数量。要增设电子显示牌、显示屏,显示游客分布情况,提示各主要景点等候时间,供游客出行参考、作出合理选择,确保景区游览秩序。

  各地还要聚焦景区薄弱环节,抓好整改提升。要进一步梳理景区复核中反馈的问题和短板,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工作举措,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切实把整改问题、补齐短板作为景区质量达标和提升的着力点。

  三、顺应美好生活向往,努力提升景区品质

  旅游景区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福建省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各地要把旅游景区建设作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把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的重要阵地。

  1.不忘初心,把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们包括游客和旅游产品提供者两个方面。要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旅游收入、人数当成唯一目标,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勇于担当,加大创建A级旅游景区力度。目前,福建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351家,其中5A级9家10处,4A级96家,3A级及以下245家。随着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必须加大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力度。首先,要对目前的红色旅游、百镇千村、工业旅游等旅游目的地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升级。其次,要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积极推动文化场所等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提升。最后,要以达人达己的心态,推动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其他部门管理的资源创建A级旅游景区。

  3.牢记使命,挖掘文化内涵。景区是一个载体,可以表现精神、承载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是提升景区品位的要求,也是景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景区建设在关心人数和收入的同时,更要关注景区建设是为了什么,承载着什么功能。党中央给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四个任务:彰显和增强文化自信,统筹文旅资源开发,提高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这是党中央寄予的厚望,也是我们抓旅游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在具体工作中,要激情拥抱时尚,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建好用好旅游这一载体,讲美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智慧,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让“诗”和“远方”相互辉映。

  4.审视优势,推动景区提档升级。A级旅游景区标准仅仅是对景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要想适应形势变化,满足游客的需求,必须认真研究怎样提升景区的吸引力。首先是不断创新。在信息时代,新的东西层出不穷,要想吸引人,除了挖掘保持特质之外,必须不断创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其次是增加参与和体验。旅游其实就是购买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追求旅途中的感受。体验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立体式的,我们要认真研究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体验,怎么去激发人们体验的冲动,怎么创造体验场景。最后是留下记忆。福建在抓文明旅游时提出“文明旅游,最美记忆,共同缔造”,其实,最美记忆不仅是文明旅游的内涵,也是旅游价值的核心。挖掘美好、发现美好、呈现美好,都是为了给游客留下最美记忆,满足游客的心理、精神需求。我们要研究能给人们留下什么记忆,怎么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5.众筹智慧,凝聚景区建设和管理的社会力量。从景区提升角度,要把景区当作一个社交平台,让来过景区的游客成为这个平台的用户,要通过各种方式互动,收集他们对景区建设和管理的看法、合理化建议,包括批评意见,使之凝聚成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