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吉林
吉林
吉林力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发布时间:2010-07-27 09: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7-27

  中国文化报记者常雅维报道:记者从7月23日结束的吉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吉林省财政将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入7018万元,加快全省614个乡镇的农村文化站建设步伐。

  三年时间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吉林对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将送戏下乡、农村文化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了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以及省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和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目前,吉林省规划的6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目标,已经建成165个,明年底将全部完成建设和改造任务。与2007年全省只有10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相比,该省农村文化建设的面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2008年开始,吉林省文化厅、发改委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并在3年内联合开展了多次督查,以典型案例带动全面发展。

  延边州文化局每年都召开全州文化站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县、市的典型经验,深入实地检查指导,使全州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延边州安图县的石门镇文化站和亮兵镇文化站,记者看到,文化站干净整洁,样式、结构统一。朝鲜族农民群众聚集在综合文化站前载歌载舞,尽情展示丰收后的喜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不到十岁。现场的群众争相告诉记者,文化站就是他们共同的家,这里总是这么热闹。除了娱乐,他们也会在图书室里查找资料,或者在文化站前场地进行体育竞技活动。

  记者还了解到,乾安县分管文化的副县长曾带领文化部门的同志对各乡镇挨个了解情况,研究落实项目;梨树县分管文化的副县长对文化站建设情况如数家珍;图们市凉水镇年轻的党委书记在镇里已没有划拨土地的情况下,将镇党委、政府的办公楼新址让给了文化站。

  同时,吉林省还不断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利用率,切实为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记者了解到,安图、通榆等地新建成的文化站还发挥阵地优势,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开展文化活动。长春市乐山镇文化站主动指导村文化室和农村大院开展活动,该文化站长成为最受村民欢迎的人之一。

  为民服务是硬任务

  按照规划,今年10月底之前,吉林省要完成1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民生实事任务;其余358个项目在明年5月1日前必须全部开工。需要注意的是,受气候的影响,东北春季的建设时间短,这一工程所面临的工作量大、时间紧、要求高等困难,将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吉林各地正在抓紧落实用地和配套资金,争取由县市一次组织完成招投标,并提出了“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明年5月1日前百分之百开工,配套资金百分之百落实,存在的问题百分之百整改。吉林省还明确了各市州文化局的督查责任和任务,要求各地将这项要求落实到人。

  在这个决心背后,是吉林省文化部门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当成了一项硬任务。该省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动加强与发改委、土地、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联系,精简办事手续;并主动与项目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加强沟通和协调,参与谋划,协助工作,推动进展。

  以人才带动综合服务

  吉林省还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了队伍建设。从2005年开始,吉林省针对全省农村站所进行改革,保留文化站机构,并为每个文化站配备了两名编制人员,目前,该省文化站编制人数共1248人。

  为让建成后的文化站真正发挥其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吉林省要求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挥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数字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等职能,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送书下乡、送戏下乡、农家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健身等项目进行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为增强文化站辐射功能,吉林还提出以文化站为基础,培养一批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主动送文化服务下村,使乡镇文化站惠及所有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