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扶持乡村文艺骨干家庭,带动周边村民形成文艺小团体,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这便是长春市朝阳区近来逐渐火热的“欢乐庄稼院”。目前,长春市正在推广和普及这一被称为“朝阳现象”的农村“欢乐庄稼院”。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009年,长春市启动了“欢乐庄稼院”建设工程,选择朝阳区作为试点区,在其下辖的3个乡镇逐步推广。朝阳区副区长葛丽萍介绍,这些庄稼院大多是在村民自娱自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政府则加以支持和引导,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政府的重视对“欢乐庄稼院”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推动各村的文艺爱好者纷纷行动起来。
乐山镇街北屯的“欢乐庄稼院”是一个典型。62岁的村民李凤娟因会唱二人转吸引了一些喜欢唱歌跳舞的人,慢慢形成了一个受村民欢迎的文艺小团体。朝阳区文体局得知后送来了电子琴和演出服,镇政府为之配备了音箱、话筒、大鼓、大钹、小喇叭等,镇文化站还请来教师做业务指导。于是,设在李凤娟家的“欢乐庄稼院”很快成为该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乐山镇松林村双榆树屯杨振才家的小卖店门前空地吸引了许多村民扭大秧歌,区文体局就送来了配套乐器;乐山镇长兴村小窝坊屯李队长请求建立“欢乐庄稼院”,镇文化站立刻送服务上门……据统计,在长春,这样的“欢乐庄稼院”已经有760多个。他们有的组建了秧歌队和小剧团;有的建立了乐队,有演员、摄像等人才,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有了名气的小剧团还应邀到各地交流演出。
为了让每个“欢乐庄稼院”学有目标,长春市还陆续命名了一批“欢乐庄稼院”示范点。
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
在“欢乐庄稼院”的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长春市现有乡镇文化站93个,建筑面积均在300平方米左右,内设棋牌室、歌舞排练室、图书室,有的还搭建了专门的演出舞台,成为集农民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中心。
朝阳区文体局将各乡镇文化站作为文化活动的龙头,加速推进“欢乐庄稼院”工程建设。他们组织各乡镇文化站站长深入村屯考察,对选拔出的“欢乐庄稼院”进行重点培养,并以“活动促管理”的方式,催生出一大批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欢乐庄稼院”。为进一步做好引领和示范,10月28日,朝阳区“健康朝阳,欢乐农家”经验现场会在乐山镇召开,交流开展文化活动的经验,激发“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
朝阳区文体局局长赵金荣介绍,各镇村除了举办秧歌大赛和文艺会演外,还纷纷成立各种村办文化协会,如摄影协会、体育协会、娱乐协会等。阵地建立起来后,政府努力规范管理、建章建制,引导村民开展文化阵地的“自建、自管、自用、自享”活动。文化站和“欢乐庄稼院”还举办唢呐、摄影、科技、健康等各种培训班,组织秧歌赛、象棋类赛、知识竞赛、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开展法律讲座、免费义诊等活动,将“求知、求乐、求富”融为一体,把惠农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把健康文明送给农民。
目前,参加文化站和“欢乐庄稼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已经成为长春农民的一种时尚。
赵金荣说,农村文化已经到了“上档次”的时候,要采取城乡手拉手的办法,让村民分享文体健康生活的快乐。在朝阳区乐山镇长红村,记者看到,村文化站的建设从建筑到设置、设施、管理等方式都与城市社区文化站相似。
“欢乐庄稼院”的建设和推广,让长春农村风气正了,赌博的少了,搞封建迷信的没了,农民都把业余时间投入到文化活动中来了。
上一篇: 吉林长春举办第二届国际宫廷遗址博物馆论坛 |
下一篇: 吉林省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