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与此同时,在吉林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大力扶持自办文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一批能人带动了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九台市的王挺起、长春市双阳区的李宝凤就双双带动了当地的剪纸产业,并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的产业链条。据不完全统计,仅双阳剪纸近两年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200万元。李宝凤说,剪纸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还净化了当地的社会风气,大家都忙着描样、剪纸,闲话、吵嘴少了,打牌、赌博也基本绝迹了,庄户人家开始享受自己的“品位人生”……
在吉林,这样的实例还有许多,“十一五”期间,吉林文化的繁荣发展,令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充实。
更均衡: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加速建设基础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的成果。
在城市,吉林省政府投资10亿元,建成10万平方米的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含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并投入使用。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的吉林省图书馆新馆已奠基并开工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吉林省群艺馆迁入近1.2万平方米的新馆舍,解决了50多年来群艺馆一直无馆舍的难题。吉林歌舞剧院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大剧院、省吉剧团关东剧院、省民乐团剧场、省京剧院大戏楼和长春大众剧场进行维修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
在乡村,吉林省新建、改建了614个3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全面实现。与此同时,以送戏下乡和扶持农村文化大院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惠民工程也被纳入吉林省政府八件民生实事来抓。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如今已经发展到34个,发放通借卡1万多张,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三部委在吉林省召开全国会议,推广吉林经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起40个县级支中心,8792个村级基层网点,在全省乡村中覆盖率达85%以上;全省共有博物馆82家,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46家,已有45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430多万人次;以农村文化大院、“欢乐庄稼院”、农民艺术节为内容的农村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全省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大院已发展到4800多家;全省60余个艺术表演团体下乡演出覆盖600多个乡镇和40%以上村(屯),受到文化部的肯定。
更活跃: “吉林现象”频频涌现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吉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吉林省内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歌舞集团等强势成长,以强劲的活力、突出的效益,引领全省文化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些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气象,形成了多个在全国引起关注的“吉林现象”。
“吉林电视剧现象”:从农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到《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再到由央视首播的《永远的田野》,“十一五”期间,众多“吉林造”的电视剧让全国观众对吉林的白山黑土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吉林歌舞现象”:吉林歌舞剧院集团有限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整合全省演艺资源,改革进取、锐意创新,如今年演出收入已突破4000万元大关,并连续13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吉林艺术培训现象”:艺术培训业已成为吉林省的一大特色文化产业。中筝文化国际集团前身为长春光明艺术学校,10年来已在北京、长春、吉林、扬州等地设立中国古筝学院高职专业及全国培训基地52家,实现了集团化、连锁化的经营管理。
“吉林动漫现象”:组建于2009年5月的吉林动漫集团由16家企业组成,总资产近4亿元,拥有年加工生产能力超过1万分钟的动漫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完整产业链条,能够基本覆盖全行业的省级大型动漫集团。他们推出的《少林海宝》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国产动画片”,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影视剧频道热播。
“吉林二人转现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二人转艺术遍布吉林城乡,以关东剧院、东北风二人转剧场、和平大戏院为龙头的演出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他们在占据吉林省二人转主流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北京、上海等外埠演出市场,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刮向全国。
此外,吉版图书市场份额高居全国第二位,长影集团参与摄制的影片在农村题材等方面正形成特色……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吉林省最活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更幸福: 百姓文化生活新期待
回眸“十一五”的丰硕成果,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满怀信心。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把“文化惠民”“文化富民”进一步提到“用文化提升人民群众满足感、幸福感”的高度,立足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把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文化权益纳入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加以谋划。吉林文化将紧扣“发展”和“民生”的主题,实现3个突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明显突破,文化体制改革要有实质突破,新兴文化业态培育要有重点突破。
据悉,“十二五”期间,吉林将进一步构建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动漫产业发展创意平台、传播平台、技术平台和展示平台建设,创作和排演一批原创舞台艺术精品,推动二人转和吉剧发展,扶持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地区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演艺业等,从而让文化的“软实力”成为发展的“硬支撑”,最终达到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充实和快乐的目的。
上一篇: 吉林省首届群众文艺精品展演耀目春城 |
下一篇: 吉林省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