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吉林
吉林
吉林:文化民生让城乡百姓受益
农村文化大院达4048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 实现共享送戏下乡场次 和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发布时间:2012-02-07 08: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07

  中国文化报驻吉林记者常雅维报道:2月4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记者招待会,吉林省文化厅厅长林君结合吉林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文化民生”这一指导思想进行了解读。

  林君说,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民生,连续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送戏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2011年,又把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其中,并把文化民生建设从一般性的娱民、惠民上升到强基富民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高度。

  乡镇综合文化站 实现省内全覆盖

  据林君介绍,吉林省6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有614个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其余10个已达标),2011年的建设任务是建设3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实际建设中,吉林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密切配合,早争取、早部署、勤检查,千方百计克服选址困难、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省、市、县各级文化部门共同努力,确保了3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设完成。

  2011年底,吉林省已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省内全覆盖。最新一期的文化部乡镇文化站建设情况调查表显示,吉林省完成情况在东北区域排在首位,在全国23个有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的省市中,吉林省的建设情况排在第三位,位居福建和湖北两省之后。

  农村文化大院达4048个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吉林省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项创新成果。2008年以来,吉林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和《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规划》,启动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程,2009年,中宣部在长春市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吉林经验。截止到2011年底,吉林省财政共投入专项补贴资金2000万元,其中2011年扶持建设的1500个农村文化大院全部完成。

  目前,吉林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大院4048个。吉林省的文化大院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依托村委会建设;二是依托农村闲置校舍建设;三是农村文化能人自办。其中农民自办文化大院914个,以民间手工艺制作为主的大院198个。全省农村文化大院现有农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3241支,自娱自乐为主的小剧团499个。自去年年初以来,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共组织活动10万余次,直接参与人数500余万人次。

  城市社区文化中心 实现共享

  从2009年开始,中央和吉林省地方财政相继拨付专项资金对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予以定额补助。全省共有276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154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其中:104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34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纳入国家补助范围,其余172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纳入省财政补助范围。截至2011年底,吉林省财政共补助了147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其中列入省政府2011年民生实事的32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设备购置定额补助任务全部完成。

  送戏下乡场次 和政府投入逐年增加

  2009年、2010年吉林省文化惠民送戏下乡任务均为3000场,实际完成了3600场和3700场,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2011年送戏下乡任务是4000场,实际完成4300场,并举办了全省送戏下乡文化惠民集中展示活动。

  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过程中,吉林省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文化资源,深入城乡基层,走进百姓生活,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百姓,千方百计“送”。另一方面致力于“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并使两者有机结合。“送”重在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种”旨在发挥长效作用。在“种”的过程中,既满足“求乐”的需求,也满足“致富”的需求。同时,注重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与引导群众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林君说,为持续做好文化民生实事,2012年,吉林省将对25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实施设备购置定额补助;计划安排送戏下乡演出4000场,演出补贴1000万元;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2000个,并补贴资金1000万元。力争到2013年末实现农村文化大院全省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并逐步延伸到自然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