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江苏
江苏
江苏省演艺集团:新机制催生好戏连台
发布时间:2011-04-26 10: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4-26
  江苏省演艺集团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集团的收入、效益和资本均实现翻番,在产业化改革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富有活力的新机制催生好戏连台。

  变被动为主动

  江苏对文艺表演团体的改革开始于2001年。2001年9月,江苏省京剧院、歌剧舞剧院、人民艺术剧院、昆剧院、锡剧团、扬剧团、江苏省演出公司等单位合并组建了江苏省演艺集团,实现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艺表演团体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2005年1月,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核销江苏省演艺集团及下属院团原来的事业编制,整体转企改制,并在集团公司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因事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将演出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

  “2004年、2005年时集团人心不稳,大家主观上不能接受转企改制的事实,2004年底,昆剧院甚至集体上访。”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朱昌耀回忆说。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柯军曾经也是上访者中的一员,“那时候根本不想改,当时的疑问是昆曲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能走市场?现在看到了走市场的好处,大家开始争先创优了”。

  一年时间还没到,演职人员就感觉到了变化。首先是演出机会增多,柯军说:“2004年之前昆剧院一年最多演出50场,演员论资排辈,轮到我这里一年只有一两场演出。”1998年进锡剧团的汤达当时也跟领导请求过想当主演,“领导说先把龙套跑好再说。当时主角和跑龙套的演出补贴一样都是60块钱,很多人也就觉得无所谓了。现在团里鼓励年轻人排戏,演主角拿的钱变成了跑龙套的3倍,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回头看改革的历程,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院长杨宁认为早改早受益,他说:“等是等死,靠是残疾,要是乞丐。”

  “改革不仅不能被动,而且要做到真改、深改,要知道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朱昌耀说。

  变作品为产品

  改革后,江苏省演艺集团精品生产的目标从“获奖”转向了“市场”,6年来用“主流化、国际化、时尚化”的艺术生产理念打造了昆剧《1699·桃花扇》、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歌舞音画《茉莉花》等艺术精品。

  现在集团一改以往只重创作的做法,确定以演出为中心。“我们意识到,脱离市场的创作是没有方向性的创作,创作是为演出服务的,演出才是立身之本。”朱昌耀说。

  根据市场需要,演艺集团为昆剧《1699·桃花扇》打造了10个风格各异的版本,横跨多个艺术领域,以满足不同剧场和观众的需求。演艺集团还委托江苏省演艺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代理昆剧《1699·桃花扇》的演出营销推广。

  “现在艺术产品在创意设计和后期营销方面还比较弱,我们要加强这两头。”朱昌耀说。演艺集团利用股份公司管理营销优势进行艺术产品的前端策划及后端营销推广,二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完整的艺术产品生产、销售及后舞台产品开发的文化产业链条。

  变剧目为项目

  改革后,演艺集团树立了“演艺产业化,产业立体化”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演艺业为主、多业态经营的格局。“我们联合了多家国际强势文化企业共同投资,将在南京建设大型的文化新城——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有350多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根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咨询调查报告,产业园每年将产生近百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1.2万余个,并可带动周边现代服务业发展。”朱昌耀说。

  演艺集团最新投资组建的新型演艺文化连锁体系“苏演院线”是全国第一家由文艺院团创办、以内容提供为主、面对市县基层的文艺演出院线。“我们2009年底开始筹划运作‘苏演院线’,去年上半年有10家左右剧院加盟,去年底增至15家,这些剧院分布在苏南、苏北、苏东以及浙江。”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刘金星说。组建起“苏演院线”后,演艺集团将依靠300多种自有产品的优势,开拓基层市场。“我们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各市县都在建剧场,但多数剧场很缺艺术精品。我们在盐城市东台县演出时,当地观众都说很多年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了。”刘金星说。

  变政绩为业绩

  普通演职人员每年要考核业务,各院团长每年要考核业绩。“以前的院团长创作演出大都是为政绩忙,改革后演艺集团的院团长成为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工作重心变成了创造业绩、扩大影响力。”杨宁说。

  柯军说,最近他打算让昆曲和高铁联姻,打造“高铁昆曲”。“我们想表达的理念是拥有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后我们会在南京至上海的高铁上为乘客上演昆曲,观众也可以坐着高铁来南京看昆曲。”柯军说。昆剧院还在去年开通了全球昆曲在线,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拥有了250万的点击量。

  木偶剧团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里唯一一个自负盈亏的单位,该团面对市场多方位出击,团长许虹说:“木偶剧主要进校园和旅游景点演出,夏季举办双语夏令营,为单亲家庭或下岗职工的子女表演。演艺集团成立后我们演出的机会多、平台大、自主权大,比如木偶剧团主办的木偶专场晚会,演艺集团下面的11个院团都参与演出。”

  改革没有回头路,江苏演艺集团从一片质疑声中走到今天,品尝到了先走一步的甜头。“就拿最不容易走市场的昆曲和交响乐来说,2010年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出644场,几乎是全国其他昆剧院团全部演出场次的总和,演出收入达607万元,演出场次和收入分别是转企改制前的6倍和10倍。交响乐团演出收入347万元,是2004年的4倍。”朱昌耀说,今后,江苏省演艺集团将探索股份制改造的新路子,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文化品种和样式,以集团、剧目、剧种和人才等品牌优势,获取品牌的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