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江苏
江苏
江苏宜兴研究传承骆驼墩文化
发布时间:2011-11-07 16: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11-07

    中国文化报驻江苏记者王炜报道: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与会人士认为,骆驼墩遗址对于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亟须进一步的研究挖掘与保护利用。 
    位于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的骆驼墩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其主要遗存距今7000年至5000多年,遗址分南北两区。2001年至2002年,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骆驼墩遗址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以平底腰檐釜为重要特征的全新文化类型和大量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瓮棺葬,筛选出相当数量的炭化稻米。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于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5月,骆驼墩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许夕华表示,骆驼墩文化是宜兴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挖掘、传承、弘扬好骆驼墩文化,对增强宜兴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骆驼墩文化资源,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认为,骆驼墩遗址的规模之大,在太湖流域相当少见,因此保护利用好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