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抢救和复原蒙古汗廷音乐
发布时间:2010-12-02 09: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12-02
  11月2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抢救和复原“蒙古汗廷音乐”论证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蒙古汗廷音乐”将填补蒙古族宫廷音乐在文化艺术研究领域的空白,也将对蒙古族宫廷音乐的抢救和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蒙古汗廷音乐”盛行于蒙元时期,由乐声、乐曲和舞蹈三部分组成,共有80多个曲目,包括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等内容。1984年,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发现“蒙古汗廷音乐”文本资料,共15首。经认定,这部分资料中最早版本为蒙古林丹汗时期的宫廷音乐。

  2009年初,阿鲁科尔沁旗着手开展“蒙古汗廷音乐”的抢救和复原工作。同年7月,制定了《恢复和重建蒙古汗廷音乐汗廷乐队可行性研究报告》。今年,阿鲁科尔沁旗将“蒙古汗廷音乐”抢救复原工作列为全旗重点项目之一,并成立专项推进领导小组,投入100多万元,招录演员49名,组建蒙古汗廷乐队,制作乐器、道具和服装。

  目前“蒙古汗廷音乐”已被列入市、旗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进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