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专家论证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6-10-18 10:56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10-18
  9月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内蒙古艺术研究所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专家论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办的领导和成员,应邀前来的9位戏曲剧种论证专家,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年初以来,全区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情况。其中,普查领导小组秘书处和普查办组成的调研督查组,从5月至9月分9批赴全区12个盟市,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通过实地调研、督导和“回头看”等方式,摸清了内蒙古现有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状况。8月,在文化厅的推动下,自治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发布了全面推进全区地方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和地方戏保护发展的意见》。

  会上,有着深厚的戏曲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剧种实践经验的达·毕力格图、孟祥洪等9位专家,依据“戏曲剧种认定的八条标准”,就目前自治区普查发现现存的15个地方戏曲剧种(即蒙古戏、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中路梆子(晋剧)、京剧、漫瀚剧、评剧、二人转、吉剧、大秧歌、道情、耍孩儿、秦腔、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剧种名称、别名、舞台语言、形成流入时间、主要流布区域、主要声腔构成等元素项做了权威性的论证,对于戏曲剧种数据表资料中不完善的要素给予了补充或纠正。同时还对在本次普查中发现但未被收录于《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的剧种进行严谨的论证核实。(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