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6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在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崔晓华陪同下,分别深入到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京剧院、秦腔剧院、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京歌大院工地和宁夏书画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艺术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10个单位实地进行了调研,随机查看了西夏区的2个网吧,并在文化厅机关召开座谈会。
姚爱兴副主席认真听取了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阮教育的工作汇报,并与厅党组班子成员、相关处室、厅属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姚爱兴副主席指出,通过今天的所见所闻,感到全区文化的变化很大。近年来,乘着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机,宁夏回族自治区建成了一些重大文化项目,推出了一批重点文化精品,宁夏文化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文化厅系统所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全区文化系统要发扬成绩,进一步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奋力开创“文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一要统筹规划,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在文艺精品创作上,各市、县(区)都有意向,但缺乏宏观统筹调控,地区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要以冲刺“五个一工程”、“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打造宁夏文化品牌为目标,完善精品创作规划,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形成全区目标一致、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艺术创作格局。要抓好重大文化活动,结合文艺旅博会、中阿博览会·中阿文化艺术展示周等自治区的重大文化活动和“清凉宁夏”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宁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要自我加压,在深化改革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只能往前推。文化系统特别是转制院团要自加压力,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文化的社会效益必不可少。与此同时,要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因此,文化要与经济结合、与民生结合,围绕中心,服务于老百姓。除了文化系统自身的努力外,真的需要政策的扶持,“扶上马、送一程”,政府的补给能不能到位,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要发挥好平台作用,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机制,想办法培养、留住和引进文化人才,优化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要积极争取自治区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资金支持。
三要转变职能,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文化部门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靠行政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多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多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要善于抓宏观,围绕“五个一工程”,围绕文华奖来抓重大项目、抓精品工程。
四要监管保护并重,在提高管控能力上下功夫。网络文化市场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市场监管决不能放松,一定要强化各级责任落实,确保文化安全。文物保护特别是野外文物保护战线长、监管面大,既要落实责任,更要创新监管手段,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监管,提升监管水平。(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