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按照文化部部署,5月16日至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抽调6名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全区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自查自评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从验收情况看,各市、县(区)将此次评估定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才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推进,有力促进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总体上,各地政府在公共文化上加大了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办馆条件。石嘴山市、中卫市、贺兰县、中宁县、惠农县、西夏区图书馆相继建成并已免费开放;兴庆区、金凤区、泾源县图书馆正在建设;彭阳县、同心县、海原县新馆建设已列入该县发展规划。二是以评促建效果明显。各地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办公自动化条件、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为目标,对照评估定级标准,认真进行自查自评,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达到了预期目的,彰显了图书馆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阵地作用。惠农县文化局积极争取政府帮助解决惠农县图书馆、文化馆长期遗留的疑难问题;平罗县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调整档案馆与图书馆布局,增加少儿阅览室面积,使全馆总面积达到3000平米以上;中宁县立说立行,增加了图书馆电子报刊阅览服务设施建设;永宁县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近期采购了2万多册图书;原州区图书馆安排50万元维修资金对老馆进行改造,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三是管理服务趋于规范。银川市图书馆、吴忠市图书馆、青铜峡市图书馆、贺兰县图书馆业务工作、服务工作扎实、档案资料齐全、文献资源丰富、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完整。特别是银川市、贺兰县两馆业务自动化程度较高,为全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树立了标杆。四是重点工程快速推进。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建设乡镇文化站、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完善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利用制度,提高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创建水平。(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上一篇: 宁夏非遗传承人张宝玉荣获“薪传奖” |
下一篇: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到文化厅系统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