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山东
山东
山东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助推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11-03-11 10: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3-11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山东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说,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朝阳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既直接奉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时,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丰富的高智力内涵,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机制,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积极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发展的丰沃土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亢清泉介绍,“十一五”期间,山东省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着力建设从党政领导干部到文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再到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通过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和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搭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近年来,山东省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指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能力为切入点,通过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在职培训,使他们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履行好政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等方面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繁荣振兴,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从2004年开始,山东省文化厅举办了多次针对各地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高层研修班,共有300余名分管文化的市长、县(市)长和文化局长、文化产业科长参加。通过研修班使领导干部不仅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而且还能就文化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

  山东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文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2010年4月,山东省文化厅在北京大学举办针对转企改制单位有关负责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负责人,文化企业负责人的高级研修班。其间,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就文化产业趋势、商机与商业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讲授,不仅提高了学员们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开阔了视野,而且促进了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而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显明表示,高等院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多来年,山东省一直致力于高校文化产业培养体系建设,学历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专科职业教育到博士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综合类大学相继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和研究生文化产业方向。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设文化产业远程教育培训。2007年,山东省文化厅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全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网络教育本科班,首届录取了500名学员。

  亢清泉表示,“十二五”期间,山东继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7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高素质的文化产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善于市场运作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文化资源开发、推广与传播人才队伍,掌握先进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熟悉金融市场的文化产业资本运营人才队伍,有创新能力的理论政策研究队伍。同时,将继续加强与知名高校、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知名文化企业的合作,争取在全省建立3至5个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或培训中心,健全文化产业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培养讲政治、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专业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各类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