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姜正轩表示,下一步青岛市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要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全力建设“文化青岛”。继续深化该市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艺院团活力,在市属文艺院团全部转企改制的前提下,组建青岛市文化演艺集团,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保障市民的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机制改革,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为认真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青岛市将全力推进文化建设各项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青岛将进一步推进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市区两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文化中心以及市图书馆新馆、市科技馆、小提琴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规划和立项工作。围绕承办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新建市广电剧场、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剧场,投资4500万元改扩建四方剧院和楼山剧院,完成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开发区综合展馆、莱西市影视中心建设,推进胶南市综合艺术馆、莱西市文化中心建设进度。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改扩建项目建设。使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绝大多数行政村分别建起设施较为完备的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15分钟文化圈基本建成,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参加文化活动的便利。
青岛同时将全力创建国家级版权示范城市,使版权产业成为该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版权工作,将其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有力抓手,以此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竞争力,营造良好创业投资环境。2009年,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和2011年均列入市政府重点督察工作。近两年来,市财政拨付用于版权相关工作的专款累计达9000余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构建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全市版权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版权登记数量持续增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应措施,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创意、信息软件、游戏动漫、玩具家纺等传统版权产业和新兴版权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该市通过完善版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机制,不断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市版权市场环境明显好转;坚持不懈,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市、区两级机关办公微机操作系统和主要办公软件正版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实施“正版示范工程”建设,开展版权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的“五进”活动,健全了版权宣传培育机制,全社会版权意识普遍增强。日前,国家版权局已经正式批复同意青岛市成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青岛还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1年力争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低于15%,提升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努力实现到“十二五”末期,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的发展目标。
日前,由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与德国帕德博恩市威斯特法伦剧院共同创作演出的话剧《龙牙》和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岛城民俗风情方言戏《劈柴院传奇》全面公演。同时为迎接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的举办,该市全面推进舞剧《红高粱》、京剧《男人宋江》、话剧《向前向前2》的创作与演出,力争青岛市创作演出的剧目在“十艺节”上获得佳绩。
上一篇: 山东文化产业搞活机制成效显著 |
下一篇: 城乡互动 同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