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上海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要求,创新构建“五个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提速增效和突破性增长,成为上海创新转型的重要路径和强大动力。“五个一”体系是:
一、一个班子统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设计、统一推动的导向,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市委宣传部、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政府外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文广局、市新闻出版局等22个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决策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规划、政策,指导相关公共平台、重大项目建设等。并建立工作联系网络,建立媒体业、艺术业、广告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十大重点领域责任机制,明确分工落实部门。在统一组织架构合力推动下,2011年来,重点推动环东华时尚产业集聚区、张江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紫竹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黄浦江演艺文化创意集聚带等项目发展,成功举办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上海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HINA JOY、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上海国际影视设备节目交易会、上海会展论坛等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园区评审,有37个通过评审挂牌。推动东方梦工厂落地上海。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强劲逆势增长态势,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118.02万人,实现总产出64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增加值19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市GDP增幅4.8个百分点;占上海生产总值的比重10.02%,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率15.5%。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比大,增长快,2011年全年实现增加值17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88.7%;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11.3%。
二、一个规划指导。立足全市一盘棋、一条线、一股劲,制定下发《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上海支柱型产业的目标,确定“一轴、两河”的空间战略布局,明确规模、集约、区域发展的重点任务、项目和举措。并多次围绕规划的执行开展调研,跟踪指导,促进规划的引领效应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中不断得到释放。媒体业、网络信息业、休闲娱乐业、咨询服务业等业态发展增速加快,年增长率超过10%。工业设计业、咨询服务业和网络信息业增速分别达到37.6%、21.5%和16.3%。特别是民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盛大网络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8亿元,与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民生银行合作共同设立30亿元盛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盛大文学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增幅。动漫产业2011年全市产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张江动漫谷年产值突破30亿元,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入驻企业超200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网游产业2011年产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约占全国网游产业的30%。
三、一条路径联动。加强市区层面的对接与联动,指导17个区县按照统一模式分别成立由区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重大事项专报和动态信息简报机制,建立市区联动工作信息网络,加快区县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编制进程,全市形成点面结合、条块互动、整体推进的格局,各区县纷纷设立产业扶持资金,探索发展模式,实行差异发展,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彰显,如静安区和长宁区的时尚产业特色、浦东新区的新媒体产业特色、黄浦区和杨浦区的设计产业特色、嘉定区的广告业特色、青浦区的文化旅游特色等。全市1000多家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广泛覆盖,规模居全国前列;“两个效益”显著增强,2011年89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总营业收入829.94亿元,同比增加23.36%,总税收53.64亿元,同比增加86.90%,出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如张江文化产业园区2011年营业收入达150亿元,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2011年营业收入达14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社区、街区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如黄浦区结合街区改造对江南智造一区六园产业形态进行整体规划,静安区对昌平路沿线的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资源整合,长宁区统筹布局集中打造区内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等。
四、一个目录统计。科学编制和确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系统及指标体系,修订《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召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和全市文化创意统计工作会议,建立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体系和统计数据发布制度,指导区县建立口径统一、要素统一、平台统一的统计分析制度。在统一、规范、精细的统计支持系统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纳入规范、有序、多元发展轨道。2011年上海网络视听产业规模超过3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0%,网络视听企业全国覆盖用户占比超过60%,走在全国前列。上海网络视听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土豆网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百事通借壳广电信息登陆A股市场。设立我国首个总额1000万的网络视听产业专项资金。时尚设计产业2011年总产出1511.13亿元,增长18.13%,增加值421.81亿元,增加13.69%。上海文化创意与金融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2011年资产交易额152亿元,挂牌突破2000亿元。上海创意(设计)产业投资基金联盟2011年组建后基金管理资金总额达282亿元,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设计之都官方网站英文版,中文版访问量达到130万次。上海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持续增长,2011年进出口总额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实现顺差34.5亿美元。营业性演出2011年再次超万场,全市演出总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5%。154个文艺表演团体完成国内外演出21356场,总收入3.5亿元。上海电影票房2011年10.9亿元,同比增长16.23%。
五、一套政策扶持。创新和完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人才队伍建设、金融财税支持、企业注册登记、统计分析系统等配套政策。去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主要有《关于促进本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上海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上海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特别是重点推出《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确定政府扶持专项资金,并组织相关研究课题和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评审,评审通过研究课题18个、平台项目128个。同时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兴行业工商登记方式、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快发展上海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策略、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性政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采访线建设与使用等课题研究,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在政策制订中得到充分体现,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了环境氛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的辐射和影响效应不断扩大。(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