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
发布时间:2011-10-26 09: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10-26
中国文化报驻云南记者杨洪文报道:10月22日,中国·云南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昆明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文化创意总裁研修班的150名学员及专家学者齐聚昆明,就“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强国”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文化创意产业能产生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型产业。
在论坛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李小磊表示,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发展道路依然曲折,对外面临强势文化输入,对内同质化竞争严重,文化产业创新和产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对12个西部地区制定文化产业政策,云南是其中之一。云南要想发展好文化产业,省文化厅应积极提供素材,把云南民族、文化、村落和旅游结合起来发展。利用云南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绚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等优势,结合沿海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创业发展经验,走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西部民族文化看云南。云南民族文化魅力无限,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前景无限。”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在主旨发言中说,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优势突出。2011年云南文化创意产业推介项目达500个,签约近300个,协议金额5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00亿元。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6%上升到8%。
黄峻认为,云南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必须了解云南的文化资源。云南神圣的民族文化、神奇的自然文化、神秘的历史文化,都将成为云南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有责任通过市场运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云南历史文化,如元谋人文化、唐代南诏国文化以及近代的西南联大文化,都可以作为云南的文化产业建设发掘重点。除了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云南的自然文化在全国也独领风骚,目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三江并流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摩梭族、佤族文化都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宝贵的文化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好原生态,都是必要的。
文化如何做强?黄峻表示,首先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人才要强。文化产业是无污染的环保产业,是推动云南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对于文化产业该做什么?他称,在选择文化产业项目时一定要有特点,必须是独有的;打造文化品牌,要从特点到亮点到卖点;政府不能缺位,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很重要。
云港台青年交流促进会顾问郑敏庆认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前景看涨,将是未来最发烧最无烟的产业。他认为,创意是一种创新与突破能力,应该用创意把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生活之中。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台湾注重打造一乡一景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台湾用特色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资金支持很少,主要是民间,而民间发展的模式是小而富有特色,比如博物馆,大多数是民间搞的。
嘉翔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认为,新媒体时代下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企业老板必须把创意像软件一样植入脑中,做企业发展规划时,先做创意规划。云南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应培养一大批实体企业,推出一批上市公司。
“文化是习惯、品牌、追求和生产力,是经济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全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花泽飞从云南文化创意发展现状出发指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三偏低、四不足,即经济总量偏低、比重偏低和人均消费指数CPT偏低,四不足则是投资不足、生产不足、行业重组和资源整合不足、制度支撑和配套保障不足。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智慧创造财富、创意决定成功的理念,并用亲身经历,讲述了20多年经久不衰的云南民族村进化史,以及昆明城市创意广告“昆明天天是春天”等成功案例给昆明带来的持续不衰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