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云南省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关精神,云南省楚雄州文化体育局紧扣州人民政府“服务基层年、项目落地年、作风转变年”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目标,制定了《楚雄州基层文化建设年活动方案》,通过五大举措全面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年”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上下功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楚雄州农民网培学校顺利通过文化部验收,楚雄州获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出台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建设50个村文化室,50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30个灯光篮球场,118个村级活动场地,5个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点,提升打造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农文网培学校103个,行政村(社区)分校1098个,实现了全州乡镇农文网培学校和电子阅览室的全覆盖。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全州9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每队奖励一套价值4000元的音响设备。开展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初步评定国家一级图书馆3个、二级图书馆4个、三级图书馆3个。开展全国第一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初步评定国家一级文化站38个、二级文化站44个、三级文化站21个,达级率100%。
二是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楚雄州财政局和州文体局联合对全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把免费开放内容、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群众评价等纳入考核标准,对工作做出评定并兑现奖惩。部分县市通过创新举措推动基层文化工作,其中,武定县通过实施“村村响”工程及外聘文化管理人员充实基层文化管理人员队伍,元谋县实施“七小文化工程”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南华县实施“五个一百文化建设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州民族艺术剧院和州文化馆选派5名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深入基层开展“艺术创作志愿服务基层.三百计划”行动。
三是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和广场文化,基本实现了县县有节庆,50%以上的乡镇有各具特色的节日活动,全州1069支业余文艺队,年演出2.7万场,火把节、牟定左脚舞文化节、双柏虎笙文化节等已成为州内外知名的群众性节日文化品牌,节庆文化与民族文化实现了高度融合。全州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51场次,流动舞台车演出427场次,观众84.98万人。年内,彝族舞蹈诗《彝人三色》参加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剧目金奖。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楚雄代表团获得3个银奖、1个传承奖、1个优秀组织奖。州民族艺术剧院对彝族风情歌舞《太阳女》进行提升改造,实现坐地演出。小彝剧《喜洋洋》在第十六届“群星奖”中荣获优秀节目奖,大型彝剧《杨善洲》、彝族音乐会《云中火把》代表楚雄州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新剧(节)目展演。
四是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通过邀请知名专家“进来”培训、选派本土干部“出去”学习、选调年轻学子“跟班”培养等方式提升演艺人才素质。通过举办“全州2013年基层文化体育干部培训班”和“楚雄州2013年艺术创作研讨培训班”等培训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综合素质。结合“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采取下派、横向交流等形式,选派州属文体单位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锻炼。
五是在深入调研上下功夫。通过走访调查、专题调查等方式对全州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基层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对村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情况、基层群众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和楚雄州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