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南省文山州文化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特别是互联网的监管,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文化市场监管提供组织保障。组建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全州8县(市)组建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通过改革使文化市场由原来的分头管理、多头执法向统一领导、综合执法转变,执法成本显著降低,文化市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体系。
二是积极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和“绿色上网专区”试点工作,为青少年提供绿色安全的上网环境。文山州将工作重点放在调整布局和优化结构上,逐步消除单体网吧,坚决取缔黑网吧。按照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和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计算机远程管理要求,大力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先后在文山市、马关县、广南县建立连锁网吧直营点36个。按照“疏”、“堵”结合的指导思想,从有利于文化市场管理、网吧规范有序发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绿色上网专区”的试点建设工作,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上网学习、娱乐环境。
三是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换证工作,促进文化市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针对在开展网吧计算机监管平台、连锁网吧、绿色上网专区建设和电子游戏室专项治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州文化市场的清理换证工作,对全州范围内的748家网吧、电子游戏室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换证。对无证照经营、违规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进行了专项整治,规范了州县(市)职责权限、审批程序,文化市场管理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四是开展文化市场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努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文山州先后开展“扫黄打非”、“反盗版百日行动”、“打非治违”、网吧市场布局规划、平安文化市场创建等活动,开展了以出版物零售、租货摊点和印刷复制企业为重点,加大对印制销售非法出版物监管力度,全面查处淫秽色情、低俗庸俗、封建迷信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口袋本”图书和音像制品、游戏软件等不良出版物。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周边出版物零售出租摊点及电子游戏等经营场所进行清理,凡在学校200米内办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进行限期搬迁,拒不搬迁的依法予以取缔。加大对游艺娱乐场所的日常巡查,重点查处接纳未成年人及场所设置含有暴力、赌博等禁止的游戏游艺机型机种,有效遏制游艺娱乐市场违法经营行为,防止其成为文化市场新的舆论热点。
五是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规经营行为。全州文化部门按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计算机监管平台,切实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加大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违规经营的处罚力度。2014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174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9900家次,受理举报39件,责令整改242家次,警告138家次,停业整顿10家次,罚款28.5万元,办结行政处罚案件87件,收缴书报刊、音像制品11998册(盘)。
全州文化市场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下步文山州将严格网吧、娱乐场所审批程序,积极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全州网吧布局规划和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和规范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