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第四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活动——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落幕。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演出的彝族舞蹈《踩云彩》喜获作品银奖,银奖排名第三;哈尼族舞蹈《田棚细雨》获作品铜奖,铜奖排名第五。
本次活动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旅游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评委由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所、中国舞蹈家协会和海政文工团的专家组成,最终分别评选出独舞、双人舞和群舞的金、银、铜、优秀奖,其中群舞奖项数额为3金9银15铜。
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活动共收到作品498件,参演演员总人数7764人,经国家民委、文化部组织的专家组评选,最终确定优秀作品参加展演。此次展演历时5天,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49个演出单位千余名演员参演的63件舞蹈作品,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于一体,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弘扬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近10年全国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的一次大检阅,为发现优秀少数民族舞蹈编创、表演人才创造了机会,提供了平台。
由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演出的舞蹈作品《踩云彩》《田棚细雨》与全国优秀少数民族舞蹈作品一起,成功入选参加了展演。为了备战,州民族文化工作团请来了原团长王佳敏对舞蹈作品进行打磨和辅导,并采取“老带新”的方式,派出经验丰富的舞蹈演员和刚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歌舞团学员参加展演,在参加比赛的同时,也磨练了年轻的演员队伍。展演期间,舞蹈《踩云彩》《田棚细雨》受到了评委的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欢迎,进一步展示了红河州舞台艺术精品打造成果和民族舞蹈的特色魅力,扩大了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舞蹈艺术在全国的影响力。(来源:云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