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浙江
浙江
浙江长兴文化礼堂“学子微讲堂”探索文化惠民新做法
发布时间:2014-10-15 13:0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10-15

  2013年以来,浙江省长兴县全面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2013年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5个,2014年拟规划再建文化礼堂34个。长兴县文广新局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作为,重视内容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创新文化服务。在全省率先针对农村青少年群体,推出了农村文化礼堂“学子微讲堂”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把文化礼堂打造成老百姓的文化课堂和精神乐园。 

  一、坚持均等性和针对性,精心设计服务载体。 

  “学子微讲堂”系列活动不同于以往单纯的“送文化下乡”,它重点针对农村青少年群体,根据各个行政村学生、家长不同的文化需求,通过文化礼堂这一有效阵地,有针对性地配送公共文化资源。特别是针对农村学生比较缺乏的安全教育、心理辅导、传统文化等内容组织开展公益讲座,在丰富农村学子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实践、认知面的拓展,为农村学生补上“短板”。既缩短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也体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  

  二、坚持自主性和参与性,积极创新服务方式。 

   “学子微讲堂”沿用了长兴县文化礼堂“点餐制”的服务方式,可选活动为“5+N”。五大主活动(“国学精粹”文学讲座、“话说长兴”人文研讨、“青春之歌”学子交流、“心灵畅想”心理辅导)与N项个性化讲座自由组合,给了农村青少年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更贴近青少年实际需求,也提高了村民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微讲堂所到之处,家长带着孩子,少年携着同伴,观众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三、坚持广泛性和专业性,全面招募服务高手。 

  “学子微讲堂”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将志愿者服务与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挂钩,以多种方式招募志愿者,吸引了一大批对文化服务有时间、有兴趣、有热情的青少年志愿者。在讲师的选择上则兼顾专业性,设置专业筛选、资格筛选等多道选择程序。最终进入讲师名单的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县国学讲堂“苏湖学堂”创办人、全国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名牌高校学子以及其他具有青少年榜样作用的优秀志愿者,以保障“学子微讲堂”的活动质量。 

  四、坚持丰富性和本土化,灵活开展服务活动。 

  “学子微讲堂”的讲座内容设计上重点打“本土化“牌,如:以融合当地民俗的开蒙礼配合国学讲座,由长兴籍优秀大学生讲述长兴历史文化故事等。为保证“学子微讲堂”活动质量,对每一位志愿者都根据各人的专长、讲课风格,个性化定制讲座内容和活动方案。在课程安排上充分注重了丰富灵活,课程内容力求短小有趣。实践证明,“学子微讲堂”的各位讲师在授课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而“国学精粹”和“话说长兴”以近50%的点播率成为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内容。 

  “学子微讲堂”系列活动自2014年6月份正式推出以来,7、8两个月共收到已建的25个文化礼堂点播活动46场次,聆听讲座人数8000多人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热烈欢迎。在“学子微讲堂”交流互动的引导鼓励下,部分行政村的青少年自发在文化礼堂组织开展了富有当地特色的联欢活动。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询问“学子微讲堂”文化志愿者报名事项,鼓励自己孩子报名参与实践。“学子微讲堂”在培养青少年文化意识、唤醒文化自觉、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提升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逐渐显现。(来源: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