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浙江杭州拱墅区树立“文化+”理念,融合部门边界,以“文旅联姻”“文体联姻”“文教联姻”“文商联姻”等为载体,注重文化与相关领域跨界融合发展,通过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项目驱动,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文化发展新优势,有效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径。
一、建立联席例会,创设协同机制。打破不同部门或个人所拥有历史文化资源的界线,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实行共同享用,让处于不同地域或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共同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建设中,辖区内各院校的社团文化也向社会开放。同时,通过建立部门之间联席例会,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项目驱动,破除各部门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实现公共服务效能最大化。
二、整合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运用大文化视野,按照属地原则,整合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等,通过联建活动、合作协议使得各单位有效实现文化设施共享、文化信息共享、文化人才共享,文化产品共享。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样化文化供给方式,改变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资源空间配置“结构性失衡”、供给模式单一、社会化主体参与缺位等问题,构建“共识-共建-共享”的文化服务体系。
三、打造联姻模式,集聚服务效应。以“文旅联姻”“文体联姻”“文教联姻”“文商联姻”等为载体,整合教育、体育、旅游、商业等政府部门,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联姻,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集聚公共文化服务效应。体现“文旅联姻”的“大运河文化节”由拱墅区发起,运河沿线21个城市共同参与、轮流承办,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文化节庆活动;“新年运河文化健身走”已成为杭州文化健身的新民俗,是“文体联姻”的极佳体现;拱墅区中小学文化“一校一品”,体现了“文教联姻”的成效;老开心茶馆、富义仓·韵和书院、剑瓷视界艺术馆等,成为异彩纷呈的融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营文化体验点,是“文商联姻”的有力体现。拱墅积极推行文化+,探索文化融合新模式,有效地提供了不同层次、多元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源:浙江省文化厅)
上一篇: 中国剧场运营新模式在浙江率先开馆 |
下一篇: 浙江温州盘活社会资源联建24小时“城市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