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第十三届文华奖参评剧目无疑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从5月11日至25日,全国专业艺术院团携65台文华奖参赛剧目依次登上南国舞台,在主会场广州市和分会场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竞相绽放,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剧目品种丰富、题材多样、表现力强,体现了当前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活力和实力,同时也给广州观众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艺术享受。
包含剧种最多 覆盖地域最广
您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京剧,也能欣赏到高亢激昂的秦腔,还能慢慢品味优雅从容的昆曲,在广州“九艺节”上,天南地北的腔调汇聚于此,异常精彩。演出剧目种类涵盖了京剧、昆剧、地方戏、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歌舞晚会、人偶剧、杂技剧等。仅地方戏剧就有评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晋剧、吕剧、越调、婺剧、花鼓戏、湘剧、粤剧、潮剧、山歌剧、歌仔戏、琼剧、陇剧等近20种。
“方言不同、音调不同、流派不同,充分展示了每一方热土人民钟情的乡音韵味,也抒发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和谐共建美好家园的心声。”广州的戏迷彭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之余观看了十几台剧目,感觉都很棒。
“九艺节”参演单位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是自1987年中国艺术节创办以来最完整的一届。其中,福建厦门歌仔戏剧团与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合作的歌仔戏《蝴蝶之恋》是“九艺节”上唯一一部台湾参赛剧目。这部由台湾歌仔戏名角唐美云、小咪加入的歌仔戏空灵、凄美,令人赞叹。这次演出也使得台湾地区在参与祖国大陆艺术节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本届艺术节上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优秀剧目参赛参演。其中,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扎西岗》、新疆杂技团的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内蒙古鄂尔多斯歌舞剧团的歌剧《鄂尔多斯婚礼》、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歌舞团的歌剧《壮锦》和宁夏银川艺术剧院的舞剧《月上贺兰》等都是上乘之作。尤其是《月上贺兰》,作为我国舞剧史上首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作品气势恢宏,民族、地域色彩浓郁,浓墨勾勒出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的历史画卷,填补了少数民族艺术史上回族舞剧的空白。
现实题材大放光彩 历史剧编出新意
“来双扬是武汉吉庆街一个卖鸭脖子的女人,她风情万种、柔情似水,又泼辣能干、勤劳善良。”看完现代京剧《生活秀》后,广州市青少年宫的音乐教师谢女士感慨:原来京剧可以如此贴近现实生活,湖北武汉京剧院编排的这部京剧通过描绘生动的市井生活,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普通市民为改变城市面貌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在本届艺术节上,现实题材作品成为一个亮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超出往届。这些现代戏更加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民工及其子女生存状态、关注知识分子心灵和人格、关注底层民众的精神建构,以现代意识切入,体现出创作者对人生和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黑石岭的日子》、安徽省话剧团的《万世根本》和《山里的泥鳅》、河北省话剧团的《日出而作》、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儿童剧《古丢丢》、西藏话剧团的《扎西岗》、重庆三峡歌舞剧团及《三峡人家》剧组的《三峡人家》等都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足迹。
传统戏曲也大胆地涉足现实题材,在33台戏曲作品中,现实题材共有12台,占到36%,这一比例是以往的艺术活动中从来没有的。除京剧《生活秀》外,还有云南省花灯剧院与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联合创作的《梭罗寨》、陕西省戏曲研究所的《大树西迁》、吉林省长春评剧院的《宰相胡同》、江苏省苏州市滑稽剧团的《顾家姆妈》、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女人九香》、甘肃陇剧院的《苦乐村官》、河南省琼剧院的《下南洋》、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村官李天成》、浙江省杭州越剧院的《女人街》、广东省梅州山歌剧团的《桃花雨》、湖北省花鼓戏剧院的《生命童话》等。
“相比话剧、儿童剧灵活的表现方式,传统剧目有固定的表演样式,因此,创新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表现现实题材需要大胆的尝试和改变。”一位参与过几届中国艺术节的戏曲专业人士表示,通过这些年不断的努力,传统剧目表现现实题材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传统戏在保留了传统样式的同时,还进行了整理改编,使剧目有了思想深度上的拓展。如上海昆剧团的精华版昆剧《长生殿》、重庆川剧院的川剧《李亚仙》、浙江昆剧团的《红泥关》、中央歌剧院的歌剧《霸王别姬》、中央音乐学院和江苏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演出的音乐会《1699·桃花扇》、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舞剧《王昭君》等,创作者能对传统题材予以现代意识的观照,从主题立意、思想内涵到舞台呈现形式,都赋予了崭新的面貌,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此外,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大都走出了历史与现实简单比附的狭窄创作思路,从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为切入点,以深刻的人文精神为支撑,使作品的文化品位大幅提升。如上海京剧院的《成败萧何》、北京京剧院的《下鲁城》、福建省京剧院的《北风紧》、山西省太原市晋剧院青年团的《傅山进京》、浙江省婺剧团的《梦断婺江》、广东省潮剧院一团的《东吴郡主》、天津评剧院的《寄印传奇》、山东吕剧院的《大唐黜官记》以及广州话剧艺术中心13号剧院的话剧《南越王》等。
对于革命历史题材这类“红色经典”,话剧艺术向来保持着优良的传统。这次“九艺节”的“红色经典”话剧作品有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创演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红帆》,总政话剧团创演的、展现伟人心灵深处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创演的、讲述毛泽东送子上朝鲜战场的《风雪润之》等。其他艺术门类中还有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的歌剧《太阳雪》、广东粤剧院红豆粤剧团的《刑场上的婚礼》、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风雨丽人行》、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的《飘逸的红纱巾》等,也都散发出红色经典的永恒魅力,穿透着当代人的心灵。
剧目大胆创新 追求艺术突破
创新,是“九艺节”演出剧目带给观众的又一个惊喜。在清新、唯美的舞台上,身着旗袍的芭蕾舞演员翩翩起舞,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用源于西方的舞台艺术形式演绎了一段凄美动人的中国故事。这部由广州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改编自戏剧大师吴祖光的同名话剧,在保留芭蕾舞传统技术的同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戏曲、民族舞等元素,使优秀民族文化精粹携手外来艺术形式,走出了一条融汇中西文化的民族芭蕾舞剧创新之路。
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大量运用了交响乐的表现手法。粤剧《刑场上的婚礼》经过多次修改后引入了包括群舞等歌舞表演形式,30多名广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登上粤剧舞台,以舞蹈表现角色的感情意向。既古典又现代的时尚川剧《李亚仙》在充分发挥川剧帮、打、唱特色的同时,融入了越剧、昆剧、弋阳剧等诸多剧种的精华,并在舞美及服装设计上加入了不少创新元素。
总政歌剧团创作的大型歌剧《太阳雪》则在加强舞台效果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让舞台“翻天覆地”。几十吨重的大转台可以360度旋转,同时还可以翻转直立,把一座“冰峰”瞬间推到观众面前,极具视觉冲击效果。观众还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牦牛在身边跑过、雪崩在耳边震撼的听觉效果。
此外,音乐剧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新兴艺术样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取材于梁祝爱情故事的音乐剧《蝶》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同时又应用了国际顶级水平的舞台流动布景、灯光效果、多媒体LED等技术手段,融合了鲜明的现代元素和时尚视角,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到目前为止,《蝶》已先后在北京、上海以及韩国首尔等地进行了150多场巡演,观众近20万人次。
广西歌舞剧院的音乐剧《桂花雨》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音乐剧《未来组合·2008》对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运用也显得得心应手,将音乐、歌舞和现代舞台科技手段巧妙结合,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高品位低票价 市民饱享艺术盛宴
话剧《春雪润之》在一片掌声中落下了帷幕,观众一边走出剧场,一边回味感叹剧情的细腻动人。“我是话剧粉丝,但现在剧场里上演的话剧却越来越少,‘九艺节’期间有很多精彩的话剧演出,可以大饱眼福了。”退休的李阿姨告诉记者。与她结伴看演出的黄阿姨则表示,除了话剧,她还喜欢看芭蕾,但平时剧场演出的票贵得很,一般都要好几百元,坐到最后一排会便宜些,但又什么都看不到。“在‘九艺节’期间,花100多元就能买到位置不错的票,很超值。”
为了让每个观众都能看得起自己最喜爱的演出,“九艺节”主办方采取了“高品位低票价”的路线,极少量开闭幕式、歌剧院VIP贵宾票上限不超过580元,最低票价则仅需60元,而绝大部分节目的票价则定位在100至280元之间。
“我很想听一听昆曲,但来晚了,没买到票。”暨南大学的学生郝运遗憾地说,当天拥有1200多个座位的广州市蓓蕾剧院上演上海昆剧团的《长生殿》,但不到晚上7点,票就已经卖完。售票人员表示,虽然许多人买不到票,却依然在剧院门口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全家老少齐出动看演出,成了“九艺节”期间剧院内外另一幅精彩的画面。当贵州省歌舞团的舞剧《天蝉地傩》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演出时,有一家三代就坐在第一排,“我母亲第一次看贵州的原生态演出,看到女主角死在雪地里,男主角伤心欲绝的时候,她都抹眼泪了;儿子有点矮,坐在座位上看不全舞台,他就一直半跪在桌子上探起头看,完全被奇形怪状的傩戏面具吸引住了。”广州市的吴先生说,这次来看演出全家都有不同的收获。
“九艺节”也给广州市的外地人提供了一次倾听乡音的机会。在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演出现场,麻先生看得特别动情。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陕西人,从小喜欢听秦腔,1997年他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广州,回家乡的时间不多,现场听秦腔的机会就更少了。他说:“我从剧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看到了‘陕西愣娃’影子,很激动。十分感谢这次‘九艺节’提供的机会,否则很难看到这么精彩的家乡戏。”
上一篇: “演交会”:重大创新 成功尝试 |
下一篇: 引领时代文明风尚 彰显中国艺术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