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2月24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指导,江苏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以及大运河沿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8省市文化馆(站)联合举办的“运河情 江南韵——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精彩上演。本次展演以线下开幕式演出与线上高品质节目联动展播的方式,在全网掀起了弘扬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作为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共建实践之一,活动展示了国家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与地方专业艺术团体携手创新搭建群众性文化艺术普及平台、合作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新成果。
线上线下联动,提高文化传承与交流能效
12月24日,本次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活动的开幕式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举行,与此同时,国家公共文化云隆重上线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合作共建的“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开启了本次展示周节目的线上展演展示专窗。
展示周为期3天,国家公共文化云在活动期间,先后通过“云端”专窗播出了两场展演与一场线上研讨会,为新时代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和江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交流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展演作品均由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馆(站)分别推荐并经过创新编排,包括民族管弦乐《苏州好风光》、男声独唱《运河颂》、原创歌曲《大美运河》、新民乐《运河新韵》等在内的20余个作品。研讨会上,来自8省市文化馆(站)的工作者、民族文化专家学者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现状,围绕“大运河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进行线上研讨。
在国家公共文化云首页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之外,活动的展演内容还通过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喜马拉雅FM、“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以及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文化云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仅上线当天就收获了超过10万人次的点击观看,让广大网友欣赏到了丰富的反映各地文化历史底蕴、体现当代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运河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同时广泛引发了业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云端”平台,创新实践民族文化普及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涌现与应用,数字云平台已成为文艺作品展演展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在疫情影响的当下,“云端”也成为文艺创作和文艺传播的常态。本次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活动的线上与线下联动举办和“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的上线,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今年4月签订文化发展共建协议的落地实施,不仅展示了双方的最新合作成果,更为民族音乐普及、民族艺术传承以及地方音乐艺术品牌塑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样本。
国家公共文化云是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在2017年12月正式开通的全国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总平台,通过积极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组织、展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可选择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满足了基层日益增长的数字文化需求。
此次国家公共文化云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开展合作共建,是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依托,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群众性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特色鲜明、品质优秀的文化服务,将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地呈现在全社会观众面前,加快民族文化普及的效率、增强民族艺术的传播力,也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江南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普及推广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云端”专区,打造江南文化特色窗口
苏州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与承载地,也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苏州通过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团于2017年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苏州组建的国际化、高起点、高定位的艺术团体。自2017年建团以来,乐团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江南音乐文化为宗旨、以“丝竹江南、丝竹交响”为艺术定位,在践行中国江南音乐管弦化、交响化、国际化、现代化创新,用民族交响音乐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江南故事等方面赢得了海内外的高度评价。
目前,乐团海外文化交流展演由线下向线上转变,构建海外线上平台矩阵、开展线上国际展播、举办中澳文化年新年音乐会,在世界弘扬传播中国江南音乐文化。2021年,乐团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奥地利音乐剧院奖·国际交响乐团奖”“全国十佳民族管弦乐团”等,在创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进行线上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与普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
此次上线的“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融江南音乐相关的艺术团体动态、音乐会演出、文艺作品、名师讲堂、票务、文创等内容为一体,将成为塑造江南音乐文化艺术数字化品牌的重要阵地,以及展示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特色的“最美窗口”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音乐文化需求的特色平台。今后,随着江南音乐艺术的普及、推广、创新发展,将有更多的群体通过这一“专区”了解江南音乐文化特色、感知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发展、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正在加速推进文艺进入数字时代,持续增强“互联网+文艺”的发展力度。国家公共文化云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初步合作成果,也能为业界拓宽文艺发展新路径、创新实践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参考。未来,民族文艺事业与发展也将因此呈现更加繁荣的面貌。(聂成艳 徐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