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国家话剧院
中国国家话剧院
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中华士兵》建组 民族史诗9月即将上演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发布时间:2015-06-29 16:43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06-29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及演出,冯俐编剧,查明哲导演的原创大戏《中华士兵》于6月29日正式建组,这标志着国家话剧院2015年重点剧目正式进入创作排练阶段。 
    《中华士兵》表现了中国全民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和中华士兵尽忠报国的英雄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当天,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副院长史丽芬、戈大立及各部门领导悉数到场,剧组全部主创和全体演员出席《中华士兵》正式建组创排,该剧将于“抗战纪念日”9月3日至6日前后,配合全国的纪念活动在保利剧院首轮公演。 
    十年前遗憾,今朝定格《中华士兵》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在组建会上讲话。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马思伟 摄

    建组会上,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深情讲述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欧洲战场开始时,中国已经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8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10年有余。从九一八开始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无数中华儿女与日寇浴血奋战长达14年之久。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用戏剧作品去铭记历史、铭记曾经的牺牲、铭记先烈,是国家话剧院的责任和担当。国家话剧院具有前瞻性地看见了这个故事中蕴藏着的中国人精神,提前着手创作,力争拿出一部可以体现出中国人筋骨和中国人温度的力作。 
    据查明哲导演介绍:十年前,他就开始了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找寻,终于定格在了2015年的《中华士兵》。2005年,国家话剧院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先后创排或是复演了包括《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内的一批反战作品,这三部作品后来也被戏剧界称为查明哲导演的“战争三部曲”。而他本人也因为在这三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残酷话题入木三分的准确把握和震撼心灵的深刻表达,而被称作“残酷导演”。当年,面对大家的祝贺,查明哲导演却非常遗憾地当众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作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东方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到目前没有一部中国的戏剧表达,这是作为中国戏剧人的巨大遗憾,我们欠着这样一份答卷。自那时起,他便一直在用心寻找这一题材的创作可能性。两年前,周予援院长来到国家话剧院,查明哲导演的想法得到了热情的支持。查明哲导演在更多的编剧朋友中广泛地寻问,直到编剧冯俐向他提供了来自三部长篇纪实、访谈录中的一个选题:在全面抗战最艰苦的前三年,一支地方部队为了阻止日军西进、保卫中国仅剩的半壁江山,在黄河边背水结阵,抗击日寇近三年,其间,相继两万多人牺牲,其中有至少上千位中国士兵在弹尽粮绝之时,宁跳黄河,不作俘虏,保全民族气节的故事。查明哲导演说: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华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要塑造的是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形象,我们要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精神。 
    前期后期合力,精心打造精品力作 
    《中华士兵》编剧冯俐在建组会上动情讲道:终于,这份沉甸甸的作业就要交给查明哲导演与中国戏剧“梦之队”——国家话剧院!这部戏阅读准备用了一年,写作用了一年,在与查明哲导演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前后七易其稿。三百多个夜晚,在百年民族史中,不断寻找几被风尘掩没却注定永不会被遗忘的真相和感动,不断感受着血泪交织的百年民族历史中无数次艰难痛苦屈辱耻辱勇气担当牺牲壮烈……钦佩周予授院长的胆识、钦佩查明哲导演的眼光,有百万英烈的精神激励和他们在天之灵的呼唤,有国家话剧院最优秀的创作团队的全力打造,这部作品一定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发出属于中国人民的强音。 
    《中华士兵》汇集了何瑜、宗平、徐卫、李梦男、翟小兴等二十多位国家话剧院实力演员,将在舞台上塑造二十多个生动独特的民族英雄艺术形象。前期准备阶段,查明哲导演带领着舞美设计罗江涛等一众主创深入山西和陕西两省,寻访抗战老兵并于当地群众深入交谈、还前往故事发生地中条山实地感受风土人情、参观各种抗战纪念馆。在案头准备过程中,更是查阅大量资料、史料,力求在史诗结构、诗意表达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的真实质感。 
    在建组会上,剧组还正式发布:次日将集合全部演员队伍奔赴陕西、山西两省,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完成排练前的艺术采风。 
    《中华士兵》将在地安门帽儿胡同国家话剧院旧址排练近两个月,随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剧场合成,于9月3日在保利剧院盛大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