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要项目,11月10日至22日,中国国家京剧院于魁智、李胜素率64人演出团,携经典京剧《杨门女将》和全本《霸王别姬》赴英国伦敦、利物浦演出7场,上座率均达95%以上,获英国媒体五星好评,我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两度到场观看演出。
英国主流社会热烈反响和英国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演出在伦敦莎德勒·威尔士剧院、利物浦回声剧场受到热烈欢迎。英国上议院议员贝茨伯爵夫妇、利物浦市市长肯思生、副市长盖瑞·米勒、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等到场观看,并给予高度赞赏。每次谢幕,观众席持续十几秒的惊呼叫好,掌声如潮,数百只玫瑰抛向舞台,英国观众被意境深远、情节丰富的京剧艺术深深吸引。
BBC、《卫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伦敦标准晚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对演出高度关注,开辟通版进行长篇报道评论,给予盛赞。Merseyside杂志更为《霸王别姬》罕见地打出了五星的满分评级。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香港文汇报》《欧洲时报》、中宣部党建网等媒体持续报道,《人民日报》刊文《朗朗京韵拨动英伦心弦》、新华社刊文《中国国家京剧院大戏重返英国剧院获好评》,对访演深度评析,高度评价。贝茨伯爵说:“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感谢中国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把这么美的艺术带到英国。”专程从伦敦郊外赶来看戏的格莱瑞亚女士表示,演出呈现了她从未想象过的形式,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学习,中国戏剧的故事十分好懂又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资深律师兰道夫老先生表示:“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细节精致,完全不输顶级的西方歌剧。”在做客利物浦市政厅时,市长安东尼·肯思称,京剧是全世界华人的乡音,中国国家京剧院的到来是利物浦的盛事。在利物浦大学举办的京剧工作坊时,英国各级政要和多所大学的专家闻讯前来,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和内涵。在参加BBC电视1台黄金时间著名栏目《One Show》直播表演时,演出《杨门女将》片段的演员们在现场乐队伴奏下,以精湛技艺,让全英电视观众领略到中国京剧的风采。
通过京剧的故事和形式,使英国民众深入认识中国价值观和美学观,全面领略中国文化内涵
京剧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集中生动地反应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美学特征。演出中,《杨门女将》的英勇豪迈,《霸王别姬》的隐忍含悲,超越了文化差异,获得了英国观众的理解和感动;京剧古朴典雅、空灵写意的美学品格,也让英国观众思索沉醉。
13日,在利物浦上演《杨门女将》时,适逢巴黎遭遇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演出团用悲壮豪迈、奋勇不屈的英雄故事,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接下来的演出,上座率丝毫未受恐怖事件的影响。面对外侮,剧中的巾帼女将拭去泪水、披挂上阵,用壮美的方式向世人宣示善良与正义。《霸王别姬》演绎出的凄美爱情,表现出的反战思想,令英国观众为之动容。中国传统戏剧传递出的正能量和美学品格获得了审美严苛的英国观众的高度认可。
精心选择剧目,极大增强了在英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国家级的高水准演出还吸引了大量在英华人前来,京剧皮黄、锣鼓的铿锵之音,牵动着全世界华人的乡情,让所有的中国心与祖国紧紧相连。《杨门女将》“寿堂”一场,当杨宗保为国捐躯的噩耗传来,场上如雷轰顶,瞬间转为寂然,深沉悲壮的情感,引得全场观众潸然泪下,浓浓的家国情怀荡漾席间。年近七旬的华裔商人吴平钟及其夫人表示,他们专程从利兹赶来看戏,来英国20多年没看过中国戏,“演得好”,“我们都在颤抖”,“你们要常来”!演出后,演员们被久久等待的留学生和志愿者层层围堵,签名合影。他们表示,在异国他乡更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振奋人心的力量。
此次演出是国家京剧院继2005年赴英国巡演后,再次造访英伦。恰逢习近平主席刚刚结束对英国盛况空前的国事访问,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新局之际,国家京剧院的到访,以极具民族代表性的艺术呈现,引起英国各界高度兴趣和广泛关注,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成功。我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表示,国家京剧院是习近平主席对英访问后第一个到访的中国艺术团体,此次演出既是“中英文化交流年”的收官之作,也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文化开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来源:国家京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