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直属单位 > 国家京剧院
国家京剧院
国家京剧院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采风慰问
发布时间:2018-08-31 09:11 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2018-08-31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国家京剧院以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立下“生死契约”、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为原型,创排的现代京剧《生死契约》已于今年8月2日正式建组。秉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原则,8月21日至24日,剧中演员、演奏员、舞美设计一行40余人在党委书记宋晨的带领下,赴小岗村开展采风调研。

  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该剧主创、主演已先后五次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蚌埠市高埂村、大孔村开展采风工作,此行是国家京剧院第六次深入故事发生地。为全面历史地了解十八户村民签订“生死契约”这一惊天动地之举,采风团先后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当年农家”旧址,深入大包干带头人家中采访,并参观沈浩纪念馆与小岗村党委进行联学联建。行程结束后,采风团全体成员积极撰写采风心得,并围绕剧中角色写下人物小传。

  在大包干纪念馆,采风团按照时间线索观看了小岗村的前世今生。在看到“大锅饭”体制导致村民劳动积极性丧失、产量低下,加之1978年特大旱灾引发的大规模饥荒,采风团深刻认识到当年实施“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到1978年12月小岗村村民按下红手印,签下生死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当年农家”茅草屋是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的地方。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该地期间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通过观看大包干前后茅草屋的部分生产生活场景,并与今日小岗村的发展进行新旧对比,采风团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为塑造好剧中人物,采风团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走进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严金昌、严俊昌、严美昌四户村民家中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听当事人讲述历史事实及改革开放前后小岗村的巨大变迁。大家根据各自在剧中的任务分工,针对背景环境、生活状态、心理变化等问题向带头人提问,了解大包干酝酿、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切身感受村民们敢为天下先、勇往直前的改革精神。

  此外,为提升调研采风及体验生活的收获,激励演员深入思索,宋晨为采风团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表演课,以理论阐释和现场体验的方式帮助演员更加精准地分析人物、塑造人物。宋晨强调,“体验生活不能走马观花,除了通过文字图片、走访当事人等方式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精神面貌,还要真正学习体悟小岗村村民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改革精神,只有将环境和心境有机结合,才能将《生死契约》打造为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舞台艺术精品。”

  采风调研的同时,国家京剧院为小岗村村民送上了一台精彩的慰问演出,一级演员徐畅、吕昆山、顾谦、周婧、张兰等走上村文化广场,分别演唱了《红娘》《锁麟囊》《珠帘寨》《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江姐》等选段,演出获得乡亲们的阵阵喝彩。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向国家京剧院到访小岗村开展慰问演出表示热烈欢迎,并期盼剧院能够通过京剧艺术形式演绎大包干这段历史,讴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

  目前,现代京剧《生死契约》正处于紧张排练阶段。9月24、25日,该剧将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亮相2018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