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适逢彦涵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连云港市彦涵美术馆,江苏东海彦涵纪念馆协办的“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作为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作品系列展,此次展览的举办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美术界、文化界对彦涵先生的崇高敬意和对他艺术人生的亲切缅怀。本次展览,既以时间为线索反映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与探索,更体现了他艺术生涯的多彩面貌。三百余件作品配合文献史料,构成彦涵先生艺术人生的宏览,彰显了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与时代的关切。
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建民,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伍皓,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梅松,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孔国桥,以及老一辈艺术家常沙娜、侯一民、伍必端、袁运甫、邵大箴、杨先让、莫测、广军、薛永年、姜陆。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彦涵家乡的连云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滕雯,连云港市博物馆馆长、彦涵美术馆馆长刘政,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崇慧。彦涵长子彦冰、次子彦东代表家属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馆长、范迪安院长、徐里秘书长、滕雯部长分别为展览致辞,彦东代表家属致答谢词。吴为山代表中国美术馆向家属颁发了捐赠证书。
吴为山在开幕式上感谢了嘉宾的到来,他说:100年对于一个漫漫历史长河而言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生而言,却往往就是生命的全部时光。如何来解决永恒与瞬间的问题,特别是一个艺术家,他把自己的生命、情感,把自己的艺术和这个伟大的民族连在一起,和祖国连在一起,和人民连在一起,他就获得文化的永恒、精神的永恒,他的艺术会流传在历史上。彦涵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全院师生员工向彦涵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纪念彦涵先生诞辰100周年展览和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对中国美术馆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他说:“我们纪念彦涵先生就是要学习和继承他高远的艺术理想和为时代与人民而创作的艺术信念;就是要很好的把他坚持创新、勇于探索的艺术胆略弘扬起来;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这也是毕生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致辞
徐里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彦涵先生的亲属表示深深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同时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总结,彦涵先生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今天,我们追忆和缅怀他卓越的艺术世界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学习和弘扬他忠诚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希望广大的美术工作者能够牢记艺术使命,将老前辈的这些优良的精神品质传承下去,继续为推进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而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连云港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滕雯致辞
滕雯表示,本次展览开启了研究彦涵艺术和思想的新境界。连云港要把彦涵的精神和艺术作为连云港挖掘不尽的艺术瑰宝,要进一步的研究、传承和弘扬。
彦涵先生家属代表彦东致辞
彦东代表家属向此次展览的主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回顾了彦涵先生的艺术人生,并表示,作为彦涵的家属,借此展览的机会再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父亲在新时期创作的100余幅具有现代意识的新作品,由此使所有捐赠的作品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序列,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将准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父亲的部分木刻原版以及他的书法和艺术论述等文献,进一步充实彦涵艺术的馆藏。
吴为山馆长向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吴为山评价:“彦涵这位永远的战士走过硝烟,又走过沧桑,始终为真理而战,最终成就了艺术生命的永恒,也成为了被我们永远铭记的艺术家。”此次展览即以“永远的战士”、“讲述彦涵的故事”、“凝聚时代”、“激越之美”四个部分展现了彦涵一生的艺术创作历程。
在第一部分“永远的战士”中以彦涵革命战争时期经典创作为开篇,继而展示彦涵各时期极具代表性作品,较为全面的勾勒出彦涵这名战士的艺术历程。彦涵作为一位新兴木刻代表人物,一位直接投身革命战争的战士,那些枪林弹雨,那些生死瞬间令他永生难忘,也正是这些切身经历,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异于他人的非凡的“战斗性”。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开幕式
从《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我们衷心热爱和平》《春潮》等各时期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彦涵的艺术的“战斗性”不仅局限于战争年代。在不同的时期里,不同的境遇下,彦涵始终不落时代的步伐,在艺术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对自我的超越。
彦涵丰富而精彩的艺术创作经历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第二部分“讲述彦涵的故事”即以生动的语言文字及大量历史图片、作品实物展现了其沧桑一生,为更好的理解彦涵艺术之路提供了基础。
展览现场
在第三部分“凝聚时代”中,第一单元“烽火战斗的年代”再度集中展示了彦涵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创作,在这些创作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突出的“精神性”,每一件作品都有浓郁的“战斗性”,这是彦涵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结出的果实,也是那段烽火岁月凝聚的珍宝。第二单元“激情燃烧的岁月”以解放后至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为主。当苦难过去,和平来临,面对来之不易的新时代,彦涵用自己的艺术,衷心的进行着歌颂与祝福。不甘落于时代之后的彦涵,在新时期里开始了自己新的探索。他带着一名“幸存者”的荣耀与内疚,缅怀着过去的那段岁月,希冀传与后人;他带着一位“艺术家”的责任,开拓着不同的形式,意欲超越自我;他还带着一名“战士”的决心,不与现实妥协,始终为真理而战。
展览现场
第四部分“激越之美”以“乘风破浪”及“春的激荡”两个单元展现了彦涵在改革开放之后创作的令人惊叹的新形式作品。那些极具装饰性与抒情色彩的作品在这个新时代里诞生。彦涵的艺术始终“标新立异,无所畏惧”(彦涵语)。不论东方西方,不论抽象具象,只要是精华,彦涵都要让它们“为己所用”。在大型彩墨画《迸裂》、套色木刻《框架里的苹果》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很难用“抽象具象”、“流派风格”这样的概念来进行定义,彦涵所采用的形式是高度纯粹的,但作品的内涵是隽永绵长的,他在“恣意而为”的艺术里,升华了人生。彦涵晚年绘画风格的转变让人称奇,在这样抽象的形式变化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彦涵对“人”的关注。他想要做的,是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人”,来愉悦“人”,来警示“人”。
展览现场
彦涵先生家属将他的108件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永久收藏,吴为山说:“直至展览前,家属们还向我表示此次捐赠后还要将大量的木刻原版继续捐给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馆深懂其价值;作为家属也深知彦涵及其艺术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属于人民,属于党。因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其精神早已汇入民族伟大的历史。我代表中国美术馆对家属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敬意。”
观众参观展览
观众参观展览
研讨现场会
彦涵先生作品的捐赠,充分体现了亲属对国家美术事业高度负责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彦涵先生毕生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意愿。此次捐赠作品,较多集中于彦涵后期新形式创作,这极大丰富了国家收藏,也与原有藏品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创作序列。它们将以突出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未来美术史的书写和美术馆的展示中再建新功。(来源:中国美术馆)